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引言 | 第8-14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理论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2 现实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现状分析 | 第9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 课题的创新性和不足之处 | 第13-14页 |
2 新媒体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| 第14-26页 |
2.1 新媒体概述 | 第14-17页 |
2.1.1 新媒体的涵义 | 第14页 |
2.1.2 新媒体的特征 | 第14-15页 |
2.1.3 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| 第15页 |
2.1.4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2.1.5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| 第16-17页 |
2.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| 第17-26页 |
2.2.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 | 第17-23页 |
2.2.2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| 第23-26页 |
3 新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 | 第26-35页 |
3.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新媒体运用现状的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1.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现状 | 第26-28页 |
3.1.2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取得的成绩 | 第29-33页 |
3.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5页 |
4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影响 | 第35-44页 |
4.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机遇 | 第35-40页 |
4.1.1 扩充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资源 | 第36-37页 |
4.1.2 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手段 | 第37-38页 |
4.1.3 增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自主性 | 第38-39页 |
4.1.4 奠定了大学生实现“中国梦”的价值内核基础 | 第39-40页 |
4.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| 第40-44页 |
4.2.1 增加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难度 | 第40-42页 |
4.2.2 削弱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 | 第42页 |
4.2.3 加剧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复杂性 | 第42-43页 |
4.2.4 提高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新性的要求 | 第43-44页 |
5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创新 | 第44-66页 |
5.1 新媒体工具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创新发展——以微信为例 | 第44-54页 |
5.1.1 微信的特点 | 第45页 |
5.1.2 微信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及问题 | 第45-48页 |
5.1.3 微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优势 | 第48-50页 |
5.1.4 微信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 | 第50-54页 |
5.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资源的整合 | 第54-58页 |
5.2.1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| 第55-56页 |
5.2.2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的对策 | 第56-58页 |
5.3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优化 | 第58-62页 |
5.3.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传播者的形象塑造 | 第58-59页 |
5.3.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传播内容的优化 | 第59-60页 |
5.3.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传播媒介的使用 | 第60-61页 |
5.3.4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传播对象的培育 | 第61-62页 |
5.4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创新发展 | 第62-66页 |
5.4.1 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 | 第62-63页 |
5.4.2 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 | 第63-64页 |
5.4.3 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策略 | 第64-66页 |
结语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附录(调查问卷) | 第71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