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第一章 涉外法定继承及公证概述 | 第6-11页 |
第一节 继承的概述 | 第6-7页 |
一、"继承"一词的来源 | 第6页 |
二、继承权的性质 | 第6-7页 |
三、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 | 第7页 |
第二节 涉外法定继承及其法律冲突 | 第7-9页 |
一、涉外法定继承的概念 | 第7页 |
二、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冲突 | 第7-9页 |
第三节 涉外法定继承公证的概述 | 第9-11页 |
一、继承公证的含义 | 第9页 |
二、涉外法定继承公证的概念 | 第9-10页 |
三、涉外法定继承公证的价值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涉外法定继承公证的法律适用 | 第11-16页 |
第一节 涉外法定继承的两种基本制度 | 第11-13页 |
一、区别制 | 第11-12页 |
二、同一制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传统国际私法中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原则 | 第13-14页 |
一、适用财产所在地法 | 第13-14页 |
二、适用被继承人国籍国法 | 第14页 |
三、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 | 第14页 |
第三节 《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》及涉外法定继承法律适用新趋势 | 第14-16页 |
一、遗产继承采用同一制 | 第14-15页 |
二、公约为选择继承法律适用增加了连接点 | 第15页 |
三、以惯常居所地法为总原则 | 第15-16页 |
四、引入了最密切联系原则 | 第16页 |
五、引入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| 第16页 |
第三章 我国涉外法定继承公证的法律适用 | 第16-32页 |
第一节 我国涉外法定继承公证的受理范围及法律依据 | 第17-20页 |
一、《司法部公证律师司关于涉外遗产继承的公证书如何出具事的复函》 | 第18-19页 |
二、《关于印尼华侨、华人为继承在我国内遗产申办继承公证事的复函》 | 第19页 |
三、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<储蓄管理条例>的若干规定》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我国涉外法定继承公证案件的分类及法律适用分析 | 第20-29页 |
一、经常居所地的确定 | 第21-22页 |
二、涉外法定继承公证的分类 | 第22页 |
三、八种类型的涉外法定继承公证的法律适用具体分析 | 第22-29页 |
第三节 我国涉外法定继承案件的合法性审查 | 第29-31页 |
一、拉丁制与英美制 | 第29-30页 |
二、拉丁公证制度体制下的合法性审查 | 第30-31页 |
第四节 我国涉外法定继承公证案件中外国法的查明 | 第31-32页 |
一、外国法查明的多种途径 | 第31页 |
二、我国公证机构选择查明外国法的途径时的困境和建议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我国涉外法定继承公证法律适用的新设想 | 第32-37页 |
第一节 涉外法定继承公证案件受理范围方面 | 第32-33页 |
一、废除列举式限制涉外法定继承公证案件受理范围的文件 | 第32-33页 |
二、将存款的特殊规定扩大至一切动产 | 第33页 |
第二节 涉外法定继承公证的法律适用方面 | 第33-37页 |
一、通过多种途径软化冲突规范 | 第33-34页 |
二、赋予公证人员更多的法定的职权 | 第34-35页 |
三、借鉴《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》有条件的引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| 第35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后记 | 第39-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