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文教区规划论文

医养结合养老园区设计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5-34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两个第一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养老模式调整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医疗社区化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医养结合理念兴起第18-19页
    1.2 课题研究契机第19页
    1.3 研究对象、目的和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对象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相关概念解析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养老与养老模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养老设施与养老园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医养结合养老理念第22-23页
    1.5 相关文献综述第23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医养结合理念发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规范和政策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养老设施设计理论进展第30-32页
    1.6 研究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文献研究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调查研究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归纳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设计实践第32-33页
    1.7 论文框架第33-34页
2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第34-43页
    2.1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概论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构成要素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模式目标第34-35页
    2.2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内涵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资源优化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服务品质提升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适老范围外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类型第37-39页
    2.3 医养结合养老园区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定义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实践探索第39-43页
3 医养结合养老园区空间机制分析第43-58页
    3.1 空间类型多样化机制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功能空间类别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医养关联程度第44-45页
    3.2 关联性医养空间机制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交通关联空间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场地关联空间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功能关联空间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边界空间第47-48页
    3.3 适老性养老空间机制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多种类型居住单位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特色公共空间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适老性外部场地第53-55页
    3.4 伺服空间机制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伺服型走道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伺服型门厅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伺服型餐厅第57-58页
4 医养结合养老园区规划分析第58-70页
    4.1 医养空间配置方式分类第58页
    4.2 医疗主导型布局案例分析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河南社区老年服务中心项目简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适老性空间设计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总体设计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4.3 养老主导型布局案例分析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杭州万科随园嘉树项目简介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“十”字形养老生活街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双中心式二级医疗配置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总体设计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4.4 医养对等型布局案例分析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长葛葛福夕阳红公寓项目简介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医护分离的布局模式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总体设计分析第66-69页
    4.5 案例设计要点小结第69-70页
5 医养结合养老园区设计实践第70-80页
    5.1 设计理念梳理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项目概况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设计原则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设计理念第71-72页
    5.2 总体布局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场地规划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主要功能空间布局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总平面图第73-74页
    5.3 设计分析第74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特色空间机制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功能分区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道路骨架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景观系统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风格确定第77-80页
结语第80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3页
附录A 银铃之家医养结合养老园区项目图表资料第83-87页
个人简历第87-88页
致谢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眶壁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
下一篇:我国审计师声誉与IPO溢价率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