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0-20页 |
(一)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、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2、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(二)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(三)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4-17页 |
1、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2、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(四)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| 第17-19页 |
(五)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| 第19-20页 |
二、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 | 第20-29页 |
(一)公共危机 | 第20-24页 |
1、关于公共危机的定义 | 第20-21页 |
2、公共危机的特点 | 第21-23页 |
3、公共危机的分类 | 第23-24页 |
(二) 公共危机管理 | 第24-26页 |
1、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 | 第24-25页 |
2、公共危机管理的阶段划分 | 第25-26页 |
(三)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| 第26-29页 |
1、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界定 | 第26-27页 |
2、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的形成要素 | 第27-29页 |
三、公安机关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和特殊要求 | 第29-33页 |
(一)公安机关建立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| 第29-30页 |
1、挽回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| 第29-30页 |
2、从根源上减少危机 | 第30页 |
(二)公安机关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特殊要求 | 第30-33页 |
1、防范为主、防治为辅 | 第30-31页 |
2、及时性要求 | 第31页 |
3、必须信息公开 | 第31页 |
4、优先应对紧急情况 | 第31-32页 |
5、保持步调一致 | 第32-33页 |
四、公安机关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3-39页 |
(一)公安机关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6页 |
1、预警理念滞后,公众危机意识薄弱 | 第33-34页 |
2、公安机关内部沟通联系不紧密 | 第34页 |
3、相关法制建设规范程度不高 | 第34-35页 |
4、公安机关预警管理后勤反应能力有待提高 | 第35-36页 |
(二)公安机关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36-39页 |
1、地方公安机关系统内部信息协同不全面 | 第36页 |
2、公安机关与民众信息沟通不流畅 | 第36-37页 |
3、公安机关与横向部门合作不够密切 | 第37页 |
4、公安机关与民众协作关系不够协调 | 第37-39页 |
五、完善我国公安机关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对策建议 | 第39-48页 |
(一)健全公安机关信息主导模式 | 第39-42页 |
1、强化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扩散检测 | 第39-41页 |
2、完善组织网络 | 第41-42页 |
3、构建活动平台 | 第42页 |
(二)完善公安机关相关规章制度 | 第42-44页 |
1、加强危机预警的法制化建设 | 第42-43页 |
2、对危机管理规划和计划同时进行 | 第43-44页 |
(三)提升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| 第44-46页 |
1、完善公安机关预警机制的责任机制 | 第44-45页 |
2、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人员应对公共危机的素质 | 第45-46页 |
3、健全危机预警的绩效评估机制 | 第46页 |
(四)加强公安机关内部沟通协作 | 第46-48页 |
1、健全科学的指挥管理模式 | 第46-47页 |
2、完善职能部门协同合作机制 | 第47页 |
3、确保后援保障稳定有力 | 第47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