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页 |
摘要 | 第7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8页 |
第1章 民阵与军方的合作与博弈 | 第18-31页 |
1.1 民阵领导军队 | 第18-21页 |
1.1.1 民阵领导军队取得国家独立 | 第18-19页 |
1.1.2 民阵领导军队参与国家建设 | 第19-21页 |
1.2 军队领导民阵 | 第21-26页 |
1.2.1 军事政变控制民阵 | 第21-23页 |
1.2.2 军方重新整顿民阵 | 第23页 |
1.2.3 军队内部推举总统 | 第23-24页 |
1.2.4 军政合一解体 | 第24-26页 |
1.3 民阵败选,军队接管政权 | 第26-28页 |
1.4 21世纪民阵重掌政权,党进军退 | 第28-31页 |
1.4.1 以总统为核心的权力框架形成 | 第28-29页 |
1.4.2 民阵与军队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| 第29-31页 |
第2章 民阵与宗教力量的对抗与和解 | 第31-45页 |
2.1 民阵与伊斯兰势力的关系:从合作到控制 | 第31-35页 |
2.1.1 民族主义运动时期民阵与伊斯兰力量的合作 | 第31-33页 |
2.1.2 独立后民阵对伊斯兰力量全面控制 | 第33页 |
2.1.3 沙德利执政初期伊斯兰力量的发展 | 第33-34页 |
2.1.4 沙德利执政初期伊斯兰运动对民阵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2.1.5 沙德利执政初期民阵对伊斯兰势力的安抚 | 第35页 |
2.2 民阵被伊阵战胜丧失第一大党地位 | 第35-38页 |
2.2.1 伊阵的治国理念 | 第36页 |
2.2.2 伊阵力图通过宪政选举执掌政权 | 第36-37页 |
2.2.3 伊阵战胜民阵 | 第37-38页 |
2.3 军队对伊阵的镇压与瓦解给民阵带来机遇 | 第38-45页 |
2.3.1 伊阵武装对抗军方 | 第38-39页 |
2.3.2 军队对伊阵的镇压 | 第39-40页 |
2.3.3 泽鲁阿勒推动和解政策的努力 | 第40页 |
2.3.4 民阵推动对话的努力 | 第40-41页 |
2.3.5 民主选举动摇了伊阵的社会基础 | 第41-42页 |
2.3.6 布特弗利卡和解政策的成功 | 第42-43页 |
2.3.7 布特弗利卡时期的民阵与伊阵 | 第43-45页 |
第3章 民阵与其他政治力量的联合与矛盾 | 第45-54页 |
3.1 民阵及其支持力量的关系 | 第45-48页 |
3.1.1 民阵及其执政联盟 | 第45-47页 |
3.1.2 执政联盟的内部问题 | 第47-48页 |
3.2 民阵及其反对力量的关系 | 第48-54页 |
3.2.1 民阵与主要政治反对派的关系 | 第48-50页 |
3.2.2 民阵与柏柏尔主义政党 | 第50-54页 |
第4章 民阵与各政治力量的博弈焦点 | 第54-63页 |
4.1 是政教合一还是政教分离 | 第54-56页 |
4.2 是军政一体还是军政分离 | 第56-58页 |
4.3 是阿拉伯中央集权还是阿-柏民族分权 | 第58-59页 |
4.4 是威权政治还是民主政治 | 第59-63页 |
结论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附件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