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山东节妇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8-15页 |
一、研究的源起与意义 | 第8-9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| 第9-12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四、研究对象及研究区域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五、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清代之前的山东节妇 | 第15-22页 |
第一节 清代之前的贞节观念 | 第15-19页 |
一、先秦时期的贞节观 | 第15-16页 |
二、秦汉时期的贞节观 | 第16-17页 |
三、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贞节观 | 第17页 |
四、宋元明时期的贞节观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清代之前的山东节妇的概况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史学编纂视野下的山东节妇现象 | 第22-46页 |
第一节 国史编纂视野下的山东节妇现象 | 第22-30页 |
一、《清实录》中的山东节妇 | 第22-25页 |
二、《清史稿》中的山东节妇 | 第25-26页 |
三、《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》中的山东节妇 | 第26-30页 |
第二节 地方史编纂视野下的山东节妇现象 | 第30-46页 |
一、《山东通志》中的节妇 | 第30-36页 |
二、各府(州)县志中的节妇 | 第36-46页 |
第三章 清代山东节妇及其分布特征 | 第46-56页 |
第一节 清代山东节妇特征 | 第46-48页 |
一、守节年龄及时长 | 第46-47页 |
二、守节行为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清代山东节妇分布特征 | 第48-52页 |
一、节妇分布的时空差异 | 第48-50页 |
二、节妇分布的阶层差异 | 第50-52页 |
第三节 清代节妇分布与区域社会的关系 | 第52-56页 |
一、节妇分布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 | 第52-53页 |
二、节妇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| 第53页 |
三、节妇分布与区域文化发展的关系 | 第53-54页 |
四、节妇与史料编纂的关系 | 第54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