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调度、管理、通信论文

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负荷的影响及最优充电策略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2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诞生与发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兴盛与落寞第13-15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电动汽车入网及充电策略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9-21页
2 电动汽车保有量预测第21-31页
    2.1 电动汽车的分类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混合动力汽车(HEV)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纯电动汽车(BEV)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燃料电池汽车(FCEV)第22页
    2.2 保有量及充电站建设现状第22-24页
    2.3 电动汽车整体保有量预测第24-27页
    2.4 郑州市电动汽车保有量预测第27-30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3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第31-43页
    3.1 现有充电方法简介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充电建模相关参数说明第32-33页
    3.3 各类型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型第33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电动公交车的充电模型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电动出租车的充电模型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电动公务车的充电模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电动私家车的充电模型第39-41页
    3.4 极端充电负荷曲线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4 无序充电对电网负荷的影响第43-53页
    4.1 郑州市典型日负荷特性曲线第43-46页
    4.2 电动汽车无序充电曲线第46-50页
    4.3 无序充电对日负荷特性曲线的改变第50-5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5 最优充电策略的制定第53-63页
    5.1 制定最优充电策略的原理第53-54页
    5.2 基于不同车辆类型的最优充电策略制定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公交车和出租车的充电策略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公务车的充电策略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私家车的充电策略第57-58页
    5.3 最优充电策略引导下的入网分析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汇总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最优充电策略引导下负荷曲线的改变第61-6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6 结论与展望第63-6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3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3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个人简历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香豆素类衍生物的多组分一锅法合成研究
下一篇:S高校财务预算控制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