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土力学、地基基础工程论文--各类型土与地基论文--黄土与地基论文

西安黄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动本构关系的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8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土动力特性的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1.3 土动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7-18页
2 黄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第18-28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8页
    2.2 试样物理性质指标第18页
    2.3 试验方案第18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试验控制条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试验参数选取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试验土样制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试验步骤第25-2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3 黄土动力特性分析第28-5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8页
    3.2 黄土的动应力-动应变关系第28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围压对黄土动应力-动应变关系的影响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频率对黄土动应力-动应变关系的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含水率对黄土动应力-动应变关系的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固结应力比与干密度对黄土动应力-动应变关系的影响第34-36页
    3.3 黄土的动剪切模量第3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围压对黄土动剪切模量的影响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频率对黄土动剪切模量的影响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含水率对黄土动剪切模量的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固结应力比与干密度对黄土动剪切模量的影响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不同条件下黄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第47页
    3.4 黄土的阻尼比第47-5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4 黄土的动本构模型第52-8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2页
    4.2 土动应力-动应变关系特点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本力学元件的动应力-动应变关系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本力学元件在组合情况下的动应力-动应变关系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土动应力-动应变关系曲线特点第56页
    4.3 土动本构模型的研究方法第56-58页
    4.4 H-D模型反映非饱和黄土动应力-动应变骨干曲线的不足第58-63页
    4.5 基于反三角函数建立动本构模型第63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动本构模型的建立原则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动本构模型的建立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本文模型的特点第67-69页
    4.6 本文模型对非饱和黄土的适用性第69-78页
    4.7 本章总结第78-80页
5 结论与展望第80-82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80-81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81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9页
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TOLL样受体3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机制研究
下一篇:论我国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制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