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0-15页 |
1.3.1 国外区域经济学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.2 国内区域经济学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.3 本人对当前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现状的评价 | 第15页 |
1.4 研究内容框架 | 第15-16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2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| 第17-25页 |
2.1 新疆各经济区域的划分 | 第17-18页 |
2.1.1 一般经济区域划分原理 | 第17-18页 |
2.1.2 新疆经济区域的划分 | 第18页 |
2.2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| 第18-20页 |
2.2.1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| 第18-19页 |
2.2.2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| 第19-20页 |
2.3 新疆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分析 | 第20页 |
2.4 新疆划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分析 | 第20-25页 |
3 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| 第25-37页 |
3.1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型 | 第25-29页 |
3.1.1 哈罗德-多马模型 | 第25-26页 |
3.1.2 扩展的索洛模型 | 第26-27页 |
3.1.3 新增长理论与制度经济学 | 第27-29页 |
3.2 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| 第29-30页 |
3.3 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各参数的估计 | 第30-31页 |
3.3.1 指标与数据的选取 | 第30页 |
3.3.2 模型各参数估计的方法和结果 | 第30-31页 |
3.4 一般区域经济差异的评价方法 | 第31页 |
3.4.1 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| 第31页 |
3.4.2 基尼系数 | 第31页 |
3.4.3 Theil系数 | 第31页 |
3.5 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| 第31-37页 |
3.5.1 经济增长指标选取 | 第32页 |
3.5.2 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5.3 基于基尼系数的人均收入差异 | 第34-35页 |
3.5.4 基于一阶分解锡尔系数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| 第35-37页 |
4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7-41页 |
4.1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| 第37-38页 |
4.1.1 各经济区域间孤立发展 | 第37页 |
4.1.2 经济发展不协调 | 第37-38页 |
4.2 影响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 | 第38-41页 |
4.2.1 主导产业趋同,产业结构不合理 | 第38页 |
4.2.2 区域合作体制机制障碍存在 | 第38-39页 |
4.2.3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差距 | 第39页 |
4.2.4 区域基础设施差异大 | 第39页 |
4.2.5 经济发展后备资源存在差距 | 第39页 |
4.2.6 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 | 第39-41页 |
5 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41-49页 |
5.1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| 第41-42页 |
5.1.1 发挥中央政策的积极效应 | 第41页 |
5.1.2 各级政府深入合作 | 第41-42页 |
5.2 加强政府扶持,缩小区域差异 | 第42-44页 |
5.2.1 缩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差异 | 第42-43页 |
5.2.2 加大扶贫攻坚 | 第43-44页 |
5.2.3 培养多个中心城市 | 第44页 |
5.3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优势资源转换 | 第44-45页 |
5.4 加快人力资本积累 | 第45-46页 |
5.4.1 实现人力资源差异化开发 | 第45页 |
5.4.2 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| 第45页 |
5.4.3 充分考虑民族文化特色 | 第45-46页 |
5.5 完善产业政策,促进均衡发展 | 第46页 |
5.6 创新区域合作体制,实现效益共享 | 第46-47页 |
5.7 发挥地理优势,对外加快开放对内加强合作 | 第47-49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6.1 主要成果和结论 | 第49页 |
6.2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