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总体规划论文

我国旧城改造过程中公众参与策略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1 绪论第8-19页
   ·选题背景第8-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-15页
     ·国外相关研究第9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相关研究第12-15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框架第17-19页
2 旧城改造中的公众参与——理论概述第19-31页
   ·相关概念阐释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旧城改造第19页
     ·公众参与第19-20页
   ·公众参与主要内容第20-26页
     ·参与主体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参与原则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参与条件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参与方式第24-26页
   ·公众参与理论基础第26-30页
     ·市民参与阶梯理论第26-28页
     ·交往型规划理论第28页
     ·博弈论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9页
     ·有机更新理论第29-30页
   ·理论评价第30-31页
3 我国公众参与旧城改造——现状评价第31-44页
   ·我国公众参与发展历程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完全被动式阶段第31页
     ·受约束的尝试阶段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受引导的互动合作阶段第32页
   ·我国公众参与实践现状第32-39页
     ·广州小谷围艺术村事件第32-34页
     ·香港红磡地区改善项目第34-37页
     ·上海塘桥社区改造工程第37-39页
   ·现状评价第39-44页
     ·发展趋势第39-40页
     ·限制性因素分析第40-44页
4 我国旧城改造中的公众参与——对策探索第44-51页
   ·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与制度保障第44-45页
   ·增强对公众参与的宣传与培训第45-46页
   ·丰富公众参与的组织体系第46-47页
   ·合理定位政府、开发商、规划师、公众的角色第47-48页
   ·健全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第48-51页
5 重庆市十八梯旧城改造——案例分析第51-60页
   ·项目背景第51-52页
   ·参与活动第52-53页
   ·参与程序设计第53-56页
   ·参与效果评价第56-60页
6 结语第60-62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60-61页
   ·展望第61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6页
附录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建筑室内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
下一篇:夏热冬冷地区非采暖空调建筑人体热适应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