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绪论 | 第12-23页 |
| 一、问题提出 | 第12-14页 |
| 二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(一)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| 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三、有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7页 |
| (一) 教师培训 | 第15-16页 |
| (二) 教师培训政策 | 第16-17页 |
| 四、研究综述 | 第17-22页 |
| (一) 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阶段划分的文献梳理 | 第18-19页 |
| (二) 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演进的相关文献梳理 | 第19-22页 |
| 五、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历史演变 | 第23-31页 |
| 第一节 培训政策演变概述 | 第23-28页 |
| (一) 能力补偿与学历达标并举阶段(改革开放之初至80年代末) | 第24-26页 |
| (二) 学历提升与继续教育并举阶段(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) | 第26-27页 |
| (三) 教师培训全面展开阶段(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) | 第27-28页 |
| 第二节 培训过程演变概述 | 第28-31页 |
|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历史演变 | 第31-54页 |
| 第一节 培训政策演变 | 第31-44页 |
| (一)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中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| 第31-34页 |
| (二)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概略 | 第34-35页 |
| (三) 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演变 | 第35-39页 |
| (四)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演变 | 第39-41页 |
| (五) 21世纪以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演变 | 第41-44页 |
| 第二节 培训过程演变 | 第44-54页 |
| (一) 培训基地的恢复与建设 | 第44-47页 |
| (二)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全方位展开(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) | 第47-48页 |
| (三)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深化和推进(21世纪初至2009年) | 第48-50页 |
| (四)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“国培”阶段(2010年至2013年) | 第50-54页 |
|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| 第54-60页 |
| 第一节 主要成就 | 第54-58页 |
| (一) 使大批中小学教师获得了正规培养培训 | 第54-55页 |
| (二) 较大地提升了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 | 第55-56页 |
| (三) 有力地保障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队伍适应事业发展的需求 | 第56页 |
| (四) 促进了素质较高的中小学骨干教师梯队的形成 | 第56-58页 |
| 第二节 主要特点 | 第58-60页 |
| (一) 教师培训始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大局 | 第58页 |
| (二)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完整体系逐步构建 | 第58-59页 |
| (三) 培训目标多元化,培训形式多样化 | 第59-60页 |
| 第四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 | 第60-66页 |
|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教师培训变革与实践的疏离 | 第60-63页 |
| (一) 教师培训的行政化导致培训中的过剩现象 | 第60-61页 |
| (二) 培训内容与教师需求存在相脱离之处 | 第61-62页 |
| (三) 培训资源与教师需求脱节的情况存在 | 第62页 |
| (四) 教师激励制度应落到实处 | 第62-63页 |
| 第二节 对未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建议 | 第63-66页 |
| 结语 | 第66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