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引言 | 第12-16页 |
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概述 | 第16-25页 |
1.1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概念 | 第16-17页 |
1.1.1 责任与社会责任 | 第16页 |
1.1.2 社会责任教育 | 第16-17页 |
1.1.3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| 第17页 |
1.2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历史演进 | 第17-21页 |
1.2.1 建国初期:新制度下起步的社会责任教育 | 第17-18页 |
1.2.2 文革时期:经历挫折的社会责任教育 | 第18-19页 |
1.2.3 改革开放时期:重新起步和拓展的社会责任教育 | 第19-20页 |
1.2.4 十八大以来:进一步突出和加强的社会责任教育 | 第20-21页 |
1.3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意义 | 第21-25页 |
1.3.1 促进社会进步,构建责任社会形成 | 第21-22页 |
1.3.2 追求科学发展,加强社会道德建设 | 第22-23页 |
1.3.3 提升自我价值,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| 第25-37页 |
2.1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 | 第25-31页 |
2.1.1 对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视不够 | 第25-26页 |
2.1.2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实效性较差 | 第26-28页 |
2.1.3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 | 第28-30页 |
2.1.4 大学生自身社会责任缺失 | 第30-31页 |
2.2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31-37页 |
2.2.1 不良环境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2.2.2 教育自身的不足 | 第33-35页 |
2.2.3 自我认知的偏差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思路 | 第37-50页 |
3.1 营造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良好氛围 | 第37-39页 |
3.1.1 优化社会环境 | 第37-38页 |
3.1.2 净化网络环境 | 第38页 |
3.1.3 营造学校环境 | 第38-39页 |
3.2 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水平 | 第39-43页 |
3.2.1 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 | 第39-40页 |
3.2.2 创新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方法 | 第40-41页 |
3.2.3 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实践历练 | 第41-42页 |
3.2.4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队伍建设 | 第42-43页 |
3.3 硬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机制 | 第43-46页 |
3.3.1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责任机制 | 第43-44页 |
3.3.2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考评机制 | 第44-45页 |
3.3.3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奖惩机制 | 第45页 |
3.3.4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合力机制 | 第45-46页 |
3.4 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自我教育 | 第46-50页 |
3.4.1 增强主体性 | 第47页 |
3.4.2 加强自我学习 | 第47-48页 |
3.4.3 提升自我修养 | 第48-49页 |
3.4.4 加强社会锻炼 | 第49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55-56页 |
承诺书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