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23-51页 |
1.1 前言 | 第23页 |
1.2 木质素的概述 | 第23-26页 |
1.3 木质素的应用介绍 | 第26-35页 |
1.3.1 热裂解 | 第26页 |
1.3.2 水解 | 第26-27页 |
1.3.3 金属催化的木质素还原 | 第27-33页 |
1.3.4 金属催化的木质素氧化 | 第33-35页 |
1.4 油脂的概述 | 第35-36页 |
1.5 油脂的应用介绍 | 第36-49页 |
1.5.1 脂肪酸 | 第36-37页 |
1.5.2 生物柴油 | 第37-42页 |
1.5.3 航空煤油 | 第42-43页 |
1.5.4 脂肪醇 | 第43-49页 |
1.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、目的和意义 | 第49-51页 |
第二章 一步法转化大分子木质素为环烷烃的研究 | 第51-90页 |
2.1 前言 | 第51-52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52-58页 |
2.2.1 实验药品 | 第52-53页 |
2.2.2 苯乙基苯基醚(β-O-4模型化合物)的合成 | 第53-54页 |
2.2.3 制备无定形硅铝氧化物(ASA)载体 | 第54页 |
2.2.4 浸渍法制备金属催化剂 | 第54页 |
2.2.5 沉积沉淀法制备金属催化剂 | 第54-55页 |
2.2.6 表征 | 第55-56页 |
2.2.7 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56-58页 |
2.3 木质素的表征结果 | 第58-60页 |
2.4 木质素解聚的催化剂体系和催化剂的优化 | 第60-79页 |
2.4.1 金属中心的选择和金属引入载体的方式对木质素解聚的影响 | 第60-63页 |
2.4.2 载体的选择对木质素解聚的影响 | 第63-66页 |
2.4.3 溶剂的选择对木质素解聚的影响 | 第66-68页 |
2.4.4 沉积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时间选择对木质素解聚的影响 | 第68-70页 |
2.4.5 反应温度和氢压的选择对木质素转化的影响 | 第70-72页 |
2.4.6 催化剂还原温度的选择对木质素转化的影响 | 第72-74页 |
2.4.7 ASA的硅铝比选择对木质素转化的影响 | 第74-79页 |
2.5 木质素转化的产物分析 | 第79-80页 |
2.6 一步法转化木质素为环烷烃的路径和机理探究 | 第80-86页 |
2.7 小结 | 第86-87页 |
附表 | 第87-90页 |
第三章 设计大孔-介孔Ni基催化剂转化木质素为环烷烃的研究 | 第90-112页 |
3.1 前言 | 第90-92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92-96页 |
3.2.1 实验药品 | 第92页 |
3.2.2 对HBEA (20)进行脱硅造孔处理 | 第92-93页 |
3.2.3 单晶Bea-3分子的合成 | 第93页 |
3.2.4 介孔ASA-2的制备 | 第93页 |
3.2.5 大孔-介孔ASA-3的制备 | 第93页 |
3.2.6 沉积沉淀法制备金属负载催化剂 | 第93-94页 |
3.2.7 表征 | 第94-95页 |
3.2.8 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95-96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96-110页 |
3.3.1 不同分子筛对木质素转化的影响 | 第96-99页 |
3.3.2 不同孔道结构的HBEA分子筛对木质素转化的影响 | 第99-102页 |
3.3.3 不同孔道结构的ASA对木质素转化的影响 | 第102-108页 |
3.3.4 产物环烷烃和油脂共活化制备航空煤油 | 第108-110页 |
3.4 小结 | 第110-112页 |
第四章 设计负载的双金属Ru_3Sn_7纳米簇转化天然油脂到脂肪醇的研究 | 第112-137页 |
4.1 前言 | 第112-114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114-118页 |
4.2.1 实验药品 | 第114-115页 |
4.2.2 浸渍法制备以SiO_2为载体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| 第115页 |
4.2.3 表征 | 第115-116页 |
4.2.4 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116页 |
4.2.5 理论计算 | 第116-118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18-136页 |
4.3.1 硬脂酸转化的金属中心筛选 | 第118-120页 |
4.3.2 RuSn催化剂活性中心的探究 | 第120-129页 |
4.3.3 反应条件的选择对油脂加氢的影响 | 第129-131页 |
4.3.4 催化剂对不同脂肪酸和椰子油的加氢性能评价 | 第131-134页 |
4.3.5 DFT计算 | 第134-136页 |
4.4 小结 | 第136-137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137-1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1-151页 |
致谢 | 第151-152页 |
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52-1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