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概述 | 第9-10页 |
1.2 薄板坯连铸技术的简介 | 第10-11页 |
1.3 钢液流场及温度场对薄板坯质量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1.4 结晶器内钢液流场及温度场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4.1 薄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场及温度场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4.2 板坯结晶器中电磁制动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薄板坯连铸的特点 | 第16-23页 |
2.1 漏斗形结晶器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2.2 漏斗形结晶器内的钢液流场 | 第17-18页 |
2.3 薄板坯连铸中铸坯的传热 | 第18-21页 |
2.3.1 钢液的传热凝固 | 第18页 |
2.3.2 结晶器内铸坯的传热 | 第18-20页 |
2.3.3 二冷区铸坯的传热 | 第20页 |
2.3.4 薄板坯连铸用保护渣的特性 | 第20-21页 |
2.4 薄板坯的铸坯组织特性 | 第21-2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钢液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| 第23-36页 |
3.1 模型的基本假设 | 第23页 |
3.2 模型的几何参数 | 第23-24页 |
3.3 模型的控制方程 | 第24-30页 |
3.3.1 流动控制方程 | 第24-28页 |
3.3.2 传热控制方程 | 第28-29页 |
3.3.3 电磁制动的控制方程 | 第29-30页 |
3.4 模型的边界条件 | 第30-31页 |
3.5 模型的数值求解 | 第31-3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钢液流场及温度场的分析 | 第36-47页 |
4.1 引言 | 第36页 |
4.2 钢液流场的分析 | 第36-39页 |
4.3 钢液温度场的分析 | 第39页 |
4.4 水口浸入深度对钢液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4.5 拉坯速度对钢液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4.6 水口内壁间距对钢液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 | 第43-46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电磁制动对钢液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 | 第47-58页 |
5.1 引言 | 第47页 |
5.2 电磁制动作用的分析 | 第47-50页 |
5.2.1 磁场的分布 | 第47-49页 |
5.2.2 感应电流及洛伦磁力的分布 | 第49-50页 |
5.3 磁场位置高度对钢液流场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5.4 磁感应强度对钢液流场的影响 | 第51-55页 |
5.4.1 结晶器宽中心面处的流速分析 | 第51-54页 |
5.4.2 特征线上的流速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5 磁感应强度对钢液温度场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