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前言 | 第9-1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应用于流浪儿童的可行性 | 第10-11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2.1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研究 | 第11-12页 |
2.2 流浪儿童心理状况研究 | 第12-16页 |
2.2.1 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2.2.2 流浪儿童的个性和问题行为研究 | 第13-14页 |
2.2.3 流浪儿童负性情绪研究 | 第14-15页 |
2.2.4 流浪儿童负性情绪干预研究 | 第15-16页 |
3 研究的目的、意义 | 第16-17页 |
3.1 研究的目的 | 第16页 |
3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6页 |
3.3 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4 研究一:流浪儿童情绪现状的量化研究 | 第17-25页 |
4.1 研究目的 | 第17页 |
4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4.2.1 研究对象 | 第17-18页 |
4.2.2 研究工具 | 第18-19页 |
4.2.3 数据处理 | 第19页 |
4.3 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19-23页 |
4.3.1 流浪儿童与普通儿童正负性情绪的比较 | 第19-20页 |
4.3.2 流浪儿童正性情绪、负性情绪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| 第20-23页 |
4.4 讨论 | 第23-25页 |
5 研究二:流浪儿童负性情绪现状质化研究 | 第25-43页 |
5.1 研究目的 | 第25页 |
5.2 研究方法 | 第25-28页 |
5.2.1 研究对象 | 第25-26页 |
5.2.2 研究工具 | 第26-27页 |
5.2.3 数据分析方法 | 第27-28页 |
5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41页 |
5.3.1 流浪儿童负性情绪在情绪方面的表现 | 第28-36页 |
5.3.2 流浪儿童负性情绪在认知方面的表现 | 第36-38页 |
5.3.3 流浪儿童负性情绪在行为方面的表现 | 第38-40页 |
5.3.4 流浪儿童的内在期望 | 第40-41页 |
5.4 讨论 | 第41-43页 |
6 研究三:焦点解决团体心理辅导对流浪儿童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 | 第43-50页 |
6.1 研究目的 | 第43页 |
6.2 研究假设 | 第43页 |
6.3 研究方法 | 第43-45页 |
6.3.1 研究被试 | 第43-44页 |
6.3.2 测量工具 | 第44页 |
6.3.3 实验设计 | 第44-45页 |
6.3.4 数据处理 | 第45页 |
6.4 结果与分析 | 第45-48页 |
6.4.1 实验组与对照组同质性检验 | 第45页 |
6.4.2 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的差异比较 | 第45-46页 |
6.4.3 实验组前测、后测的差异比较 | 第46页 |
6.4.4 对照组前测、后测的差异比较 | 第46-47页 |
6.4.5 实验组被试对团体辅导效果的主观评价 | 第47-48页 |
6.5 讨论 | 第48-50页 |
6.5.1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效果的讨论 | 第48页 |
6.5.2 团体辅导影响因素讨论 | 第48-50页 |
7 结论 | 第50-51页 |
8 本研究的不足展望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7页 |
附录1 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| 第57-58页 |
附录2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(PANAS) | 第58-59页 |
附录3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| 第59-60页 |
附录4 团体总体效果评估表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