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国家法、宪法论文

公民环境权入宪的法理分析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1 引言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、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创新点第17-18页
2 公民环境权的概述第18-26页
    2.1 环境权产生的背景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历史背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现实背景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公民环境权的释义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公民环境权的概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公民环境权的属性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公民环境权的内容第23-25页
    2.3 宪法层面上的公民环境权第25-26页
3 公民环境权入宪的理论支撑及必要性第26-37页
    3.1 公民环境权入宪的理论基础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人权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契约理论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正义理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0-31页
    3.2 公民环境权入宪的价值定位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追求公平与效率价值的平衡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追求自由与秩序价值的统一第32-34页
    3.3 公民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公民环境权入宪是我国环境日益恶化的要求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公民环境权入宪是实现公民诉权的要求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公民环境权入宪是体现宪法目的的要求第35-37页
4 公民环境权入宪的可行性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4.1 国际人权公约的推动第37页
    4.2 我国地方关于环境权的法规第37-38页
    4.3 国家政策的规定第38-40页
5 公民环境权入宪的制度设计第40-45页
    5.1 国外宪法对公民环境权的立法规定第40-42页
    5.2 我国公民环境权入宪的构建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宪法条文中规定公民环境权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宪法解释予以保障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第44-45页
结语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9页
后记第49-5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夷坚志》冤错案件之二元审判研究
下一篇:法官职业伦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