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板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绩效研究--以立思辰并购友网科技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3.1 并购绩效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3.2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3.3 文献述评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5 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2 理论基础 | 第16-18页 |
2.1 并购及并购绩效概念 | 第16页 |
2.1.1 并购的类型 | 第16页 |
2.1.2 并购绩效的含义 | 第16页 |
2.2 并购动因理论 | 第16-18页 |
2.2.1 协同效应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2.2 市场力量理论 | 第17页 |
2.2.3 规模经济理论 | 第17-18页 |
3 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研究 | 第18-22页 |
3.1 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情况 | 第18页 |
3.2 创业板公司并购动因分析 | 第18-21页 |
3.2.1 成长压力动因 | 第18-20页 |
3.2.2 超募资金动因 | 第20-21页 |
3.3 支付方式的选择 | 第21-22页 |
4 立思辰换股并购友网科技案例介绍 | 第22-27页 |
4.1 案例选择原因 | 第22页 |
4.2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 | 第22页 |
4.2.1 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| 第22页 |
4.2.2 上海友网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| 第22页 |
4.3 换股并购动因 | 第22-24页 |
4.3.1 并购的一般动因 | 第22-23页 |
4.3.2 换股并购的具体动因 | 第23-24页 |
4.4 并购实施情况 | 第24-25页 |
4.4.1 并购过程回顾 | 第24页 |
4.4.2 目标企业价值的确定 | 第24-25页 |
4.4.3 股票定价依据与发行价格 | 第25页 |
4.5 并购后的整合 | 第25-27页 |
5 案例企业换股并购绩效分析 | 第27-40页 |
5.1 财务指标分析 | 第27-32页 |
5.1.1 偿债能力分析 | 第27-28页 |
5.1.2 营运能力分析 | 第28-30页 |
5.1.3 盈利能力分析 | 第30-31页 |
5.1.4 成长能力分析 | 第31-32页 |
5.2 非财务指标分析 | 第32-33页 |
5.2.1 技术研发能力增强 | 第32-33页 |
5.2.2 市场份额的扩张 | 第33页 |
5.3 经济增加值分析 | 第33-40页 |
5.3.1 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调整 | 第33-35页 |
5.3.2 资本总额的调整 | 第35页 |
5.3.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| 第35-36页 |
5.3.4 EVA指标计算 | 第36-37页 |
5.3.5 基于EVA的评价指标的计算及分析 | 第37-40页 |
6 研究结论与启示 | 第40-42页 |
6.1 结论 | 第40页 |
6.2 启示 | 第40-41页 |
6.3 研究局限性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