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信息质量评价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选题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 1.4 创新之处第12-14页
第2章 信息质量评价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4-24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社会化媒体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信息质量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信息质量评价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信息质量评价第16-17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概述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用户行为理论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质量相关理论第19-23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3章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信息质量评价发展现状第24-29页
    3.1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信息质量评价发展成效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评价主体日益多元化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评价对象日益多样化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评价标准日益全面化第25-26页
    3.2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信息质量评价发展不足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明确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评价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第27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27-29页
第4章 构建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第29-45页
    4.1 理论推演与研究假设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社会化媒体(微信)信息特征与信息质量评价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用户感知价值对信息质量评价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信息专业度对信息质量评价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评价方法科学性对信息质量评价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评价指标权重分布对信息质量评价的影响第33-35页
    4.2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第35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强化信息内容特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重视用户体验感知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合理信息质量评价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健全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38-44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5章 实证分析第45-56页
    5.1 微信信息质量国内研究现状及不足第45-46页
    5.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个人微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个人领域相关词表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数据采集及评估第49页
    5.3 微信信息质量实证研究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数据采集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构建个人领域相关词表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微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计算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结果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6-59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56页
    6.2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研究局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研究展望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二维半导体材料空位及应力对电子结构的影响
下一篇:大五人格与绘画指标体系建立初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