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用于空间观测的高动态范围图像融合技术研究
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0-14页 |
1.1 课题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图像的动态范围 | 第11-12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| 第12-14页 |
2 课题研究现状及本系统概述 | 第14-26页 |
2.1 图像配准国内外现状 | 第14-18页 |
2.3 图像融合国内外现状 | 第18-20页 |
2.4 扩展动态范围方法分析 | 第20-23页 |
2.4.1 高动态范围成像技术 | 第20-21页 |
2.4.2 多曝光图像融合技术 | 第21-23页 |
2.5 本文设计的多曝光融合系统概述 | 第23-24页 |
2.6 总结 | 第24-26页 |
3 系统的配准模块 | 第26-38页 |
3.1 特征提取 | 第26-29页 |
3.1.1 建立尺度空间 | 第26页 |
3.1.2 构建Hessian矩阵 | 第26-28页 |
3.1.3 非极大值抑制 | 第28页 |
3.1.4 创建特征描述子 | 第28-29页 |
3.2 特征粗匹配 | 第29-30页 |
3.3 特征精匹配 | 第30-37页 |
3.3.1 图像变换模型 | 第30-36页 |
3.3.2 特征匹配算法 | 第36-37页 |
3.5 总结 | 第37-38页 |
4 系统的校正模块 | 第38-44页 |
4.1 插值算法 | 第38-41页 |
4.1.1 最近邻插值 | 第38页 |
4.1.2 双线性插值 | 第38-39页 |
4.1.3 高阶插值 | 第39-41页 |
4.2 校正和裁剪图像 | 第41-42页 |
4.3 总结 | 第42-44页 |
5 系统的融合模块 | 第44-54页 |
5.1 融合模块算法 | 第44-48页 |
5.1.1 计算权重图 | 第44-45页 |
5.1.2 金字塔分解 | 第45-48页 |
5.1.3 图像融合和重建 | 第48页 |
5.2 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48-53页 |
5.2.1 相机与场景有相对移动 | 第48-51页 |
5.2.2 相机与场景无相对移动 | 第51-52页 |
5.2.3 信息熵分析 | 第52-53页 |
5.3 总结 | 第53-54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6.1 结论 | 第54-55页 |
6.2 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