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执行中的财产报告制度
内容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财产报告制度的正当性分析 | 第11-19页 |
(一) 财产报告制度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(二) 财产报告制度的正当性依据 | 第12-19页 |
二、域外财产报告制度的考察 | 第19-33页 |
(一) 德国的代替宣誓制度 | 第19-22页 |
(二) 韩国的财产明示制度 | 第22-25页 |
(三) 英国的“向债务人索取资料令”制度 | 第25-27页 |
(四) 日本的财产开示制度 | 第27-29页 |
(五) 我国台湾地区的财产报告制度 | 第29-30页 |
(六) 对域外制度的比较总结 | 第30-33页 |
三、我国财产报告制度的实践与现状 | 第33-38页 |
(一) 我国财产报告制度的立法沿革 | 第33-34页 |
(二) 我国财产报告制度的司法实践 | 第34-35页 |
(三) 我国财产报告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8页 |
四、我国财产报告制度的完善构想 | 第38-43页 |
(一) 财产报告的开启条件 | 第38-39页 |
(二) 程序开启的主体 | 第39-40页 |
(三) 财产报告的范围 | 第40-41页 |
(四) 延迟报告和再度报告 | 第41-42页 |
(五) 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 | 第42页 |
(六) 对当事人的救济 | 第42-43页 |
五、建立财产报告实施保障制度 | 第43-45页 |
(一) 设置财产照会制度 | 第43页 |
(二) 设置债务人名簿制度 | 第43-44页 |
(三) 财产信息的保护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