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道路建筑材料论文

温拌再生剂对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的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3-14页
2 原材料性能检验第14-22页
    2.1 新沥青的技术指标第14-15页
    2.2 新矿料的技术指标第15-16页
    2.3 旧料以及老化沥青的技术指标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旧沥青混合料回收与处理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旧沥青的回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老化沥青的技术指标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旧料油石比的确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旧矿料级配分析第18-20页
    2.4 温拌再生剂技术指标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温拌再生剂的介绍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温拌再生剂的检测第20-2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3 温再生剂的机理和性能分析第22-47页
    3.1 沥青的老化和再生机理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沥青的化学组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沥青的老化机理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沥青的再生机理第25-26页
    3.2 沥青温拌技术分类及特点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有机降粘型温拌技术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发泡沥青降粘温拌技术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乳化沥青降粘温拌技术第28-29页
    3.3 沥青温拌技术和工艺研究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温拌原理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温拌工艺第30-31页
    3.4 M-1温再生沥青的制备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温再生沥青的制备原理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不同温再生沥青的制备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3.5 M-1温再生剂对沥青性能影响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对沥青针入度的影响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对沥青软化点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对沥青粘度的影响第36-39页
    3.6 沥青低温弯曲梁(BBR)试验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BBR的工作原理和试验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BBR试验结果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4 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温再生机理第47-64页
    4.1 红外光谱分析的化学原理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沥青化学组分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红外光谱的分析原理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红外光谱的吸收分区第49-51页
    4.2 红外光谱分析的试验设备和方法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红外光谱分析试验设备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红外光谱分析试验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 4.3 红外光谱试验结果定性分析第53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抽提老化沥青与基质沥青对比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新沥青调节再生老化沥青与基质沥青对比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掺加不同比例M-1的老化沥青与基质沥青对比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掺加0.5%比例M-1的老化沥青与基质沥青对比第60-6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5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研究第64-80页
    5.1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第64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旧料掺量确定和级配设计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最佳油石比确定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拌和顺序、时间和拌和温度确定第71-72页
    5.2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第72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马歇尔试验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高温性能试验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水稳定性试验第76-79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79-80页
结论第80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5-86页
致谢第86-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归义军时期的符瑞
下一篇:奉化区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管理改革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