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N造船集团管理人员培训课程体系设计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9-11页 |
2 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1-18页 |
2.1 课程体系设计相关理论 | 第11-13页 |
2.1.1 课程体系定义 | 第11-12页 |
2.1.2 课程体系的主要设计程序和思路 | 第12-13页 |
2.2 胜任力模型与在培训中的相关应用 | 第13-16页 |
2.2.1 胜任素质与胜任力模型 | 第13-15页 |
2.2.2 胜任素质在培训中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2.3 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 | 第16-18页 |
3 JN造船集团管理人员培训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18-35页 |
3.1 企业基本情况及管理人员构成 | 第18-19页 |
3.1.1 企业简介及部门构成 | 第18页 |
3.1.2 管理人员情况简介 | 第18-19页 |
3.2 管理人员培训现状 | 第19-23页 |
3.3 管理人员培训课程相关调研 | 第23-26页 |
3.3.1 调研目的及抽样原则 | 第24页 |
3.3.2 调研抽样情况 | 第24-26页 |
3.4 目前课程设计主要问题分析 | 第26-33页 |
3.4.1 培训课程内容设计缺乏针对性 | 第26-30页 |
3.4.2 培训课时人际差异较大 | 第30-31页 |
3.4.3 培训形式、规模、时间不合理 | 第31-32页 |
3.4.4 行业外培训师授课缺乏可实践性 | 第32-33页 |
3.5 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分析 | 第33-35页 |
4 管理人员课程体系的设计 | 第35-53页 |
4.1 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概述 | 第35-38页 |
4.1.1 培训需求调研与培训目标分析 | 第35-37页 |
4.1.2 课程体系内容和结构的设计思路 | 第37-38页 |
4.2 胜任力模型搭建的意义和过程 | 第38-43页 |
4.2.1 引入胜任力模型的目的和意义 | 第38-39页 |
4.2.2 胜任力模型的搭建过程 | 第39-40页 |
4.2.3 胜任力级别和胜任力模型的构架 | 第40-43页 |
4.3 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设计 | 第43-50页 |
4.3.1 胜任力模型与培训课程的转化 | 第43-45页 |
4.3.2 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 | 第45-46页 |
4.3.3 新聘管理人员的集中培训课程设计 | 第46-48页 |
4.3.4 课程体系结构的展示与说明 | 第48-50页 |
4.4 课程体系的培训形式设计 | 第50-53页 |
4.4.1 管理人员培训进阶形式设计 | 第50页 |
4.4.2 管理人员培训授课形式设计 | 第50-53页 |
5 培训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 | 第53-60页 |
5.1 内部培训师资队伍的建立 | 第53-56页 |
5.1.1 内部培训师资队伍建立的意义 | 第53-54页 |
5.1.2 内部培训师的选拔、培养和激励 | 第54-56页 |
5.2 络课堂的设计和功能的完善 | 第56-58页 |
5.3 管理人员培训与职业生涯发展 | 第58-60页 |
5.3.1 管理人员培训学分制管理 | 第58-59页 |
5.3.2 管理人员培训与职业生涯发展 | 第59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