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2.3 研究评述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方法、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3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4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2 特色农业的内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8页 |
2.1 特色农业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2.1.1 特色农业的概念 | 第15页 |
2.1.2 特色农业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2.2 特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| 第16-18页 |
2.2.1 比较优势理论 | 第16页 |
2.2.2 产品差别化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2.3 农业产业化理论 | 第17-18页 |
3 广东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| 第18-35页 |
3.1 广东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| 第18-23页 |
3.1.1 广东省农业资源状况 | 第18-19页 |
3.1.2 广东省特色农业产业及空间分布状况 | 第19-21页 |
3.1.3 广东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| 第21-23页 |
3.2 广东省特色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| 第23-25页 |
3.2.1 广东发展特色农业的“PEST”模型构建 | 第23页 |
3.2.2 基于“PEST”模型分析广东特色农业发展环境 | 第23-25页 |
3.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东省特色农业发展评价 | 第25-35页 |
3.3.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相关步骤 | 第25-27页 |
3.3.2 特色农业发展影响要素分析 | 第27-32页 |
3.3.3 广东省特色农业发展要素评价结果分析 | 第32-35页 |
4 广东省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7页 |
4.1 发展规划工作滞后 | 第35页 |
4.2 金融扶持力度不足 | 第35页 |
4.3 农产品商品率低 | 第35-36页 |
4.4 科技创新能力低 | 第36页 |
4.5 品牌优势不明显 | 第36-37页 |
5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| 第37-40页 |
5.1 国外典型特色农业的发展 | 第37-38页 |
5.1.1 荷兰独领风骚的设施农业 | 第37页 |
5.1.2 德国遥遥领先的观光农业 | 第37页 |
5.1.3 新西兰独具特色的畜牧业 | 第37-38页 |
5.2 国内典型特色农业的发展 | 第38-39页 |
5.2.1 吉林省特色农业的发展 | 第38页 |
5.2.2 福建省特色农业的发展 | 第38页 |
5.2.3 湖南省特色农业的发展 | 第38-39页 |
5.3 经验与启示 | 第39-40页 |
5.3.1 发挥地域比较优势 | 第39页 |
5.3.2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| 第39页 |
5.3.3 实行专业化的生产 | 第39-40页 |
6 广东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| 第40-43页 |
6.1 广东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| 第40页 |
6.2 广东特色农业发展的原则 | 第40页 |
6.2.1 突出重点的原则 | 第40页 |
6.2.2 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| 第40页 |
6.2.3 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| 第40页 |
6.3 广东特色农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| 第40-43页 |
6.3.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,完善发展规划 | 第40-41页 |
6.3.2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,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| 第41页 |
6.3.3 加快产业化经营,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| 第41-42页 |
6.3.4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,完善科技管理体系 | 第42页 |
6.3.5 塑造世界知名品牌,加强品牌宣传力度 | 第42-43页 |
7 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8-49页 |
导师简介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