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复观融善之美艺术思想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徐复观艺术精神缘起及思想基础 | 第13-21页 |
第一节 中国艺术精神论的缘起 | 第13-15页 |
一、西方现代艺术的“入侵” | 第13页 |
二、西方现代艺术与“人性的迷失” | 第13-15页 |
第二节“心”的文化 | 第15-21页 |
一、“心”的内涵 | 第16-18页 |
二、“心”的文化价值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孔门艺术精神的探索 | 第21-30页 |
第一节 仁的内涵 | 第21-24页 |
第二节 仁与乐的统一 | 第24-29页 |
第三节 孔门艺术精神的没落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庄子艺术精神再发现 | 第30-44页 |
第一节 庄子的“纯艺术精神” | 第30-33页 |
第二节 艺术精神的主体呈现 | 第33-38页 |
一、“心斋”与“坐忘” | 第33-35页 |
二、艺术精神的审美观照 | 第35-36页 |
三、最高艺术境界的追求 | 第36-38页 |
第三节 徐复观道德精神的内涵 | 第38-44页 |
一、儒道忧患意识异同 | 第40-41页 |
二、儒道“成己成物”异同 | 第41-44页 |
第四章 徐复观艺术精神现代意义及缺憾 | 第44-49页 |
第一节 徐复观艺术精神对当代社会意义 | 第44-47页 |
一、对生命价值和理想人格追求 | 第44-45页 |
二、美善融合的合理性 | 第45-47页 |
第二节 徐复观艺术思想的缺憾 | 第47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后记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