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热离子、热电子换能器论文

NiCl2及CoS2晶体生长数值模拟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二氯化镍性质及其结晶行为的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二硫化钴性质及其结晶行为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4 理论研究方法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密度泛函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CASTEP程序模块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BFDH晶体形貌预测法则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晶体生长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6-18页
第2章 二氯化镍表面性质的CASTEP计算第18-30页
    2.1 研究模型的选取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参数的设置第19-20页
    2.3 NiCl_2晶体结构优化第20页
    2.4 NiCl_2晶面slab模型真空层厚度和原子层厚度对表面能的影响第20-22页
    2.5 NiCl_2晶体晶面真空slab模型总能量和表面能第22-23页
    2.6 NiCl_2晶体晶面真空slab模型电子结构第23-29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 水分子和乙醇分子在二氯化镍表面的吸附第30-40页
    3.1 计算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3.2 水分子和乙醇分子的构建和优化第31页
    3.3 NiCl_2表面模型的构建和优化第31-32页
    3.4 吸附模型的建立与优化第32页
    3.5 水分子在NiCl_2各晶面的吸附能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水分子在NiCl_2晶面吸附模型的建立与优化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水分子在NiCl_2各晶面的吸附能第34-35页
    3.6 乙醇分子在NiCl_2各晶面的吸附能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乙醇分子在NiCl_2晶面吸附模型的建立与优化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乙醇分子在NiCl_2各晶面的吸附能第37页
    3.7 实验对比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实验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实验结果第38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38-40页
第4章 二硫化钴表面性质的CASTEP计算第40-51页
    4.1 研究模型的选取第40-41页
    4.2 参数设置和假设条件第41-42页
    4.3 CoS_2晶胞结构优化第42页
    4.4 表面模型第42-44页
    4.5 CoS_2各表面slab模型表面能第44-45页
    4.6 满足化学计量比表面的电子结构第45-50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5章 水分子在二硫化钴表面的吸附第51-57页
    5.1 计算方法第51页
    5.2 水分子结构的构建与优化第51-52页
    5.3 CoS_2表面模型的构建及优化第52页
    5.4 水分子在CoS_2各晶面上的吸附能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吸附构型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吸附能第54-5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6章 二氯化镍和二硫化钴的BFDH形貌预测第57-64页
    6.1 二氯化镍的BFDH形貌预测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理论预测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实验对比第59-60页
    6.2 二硫化钴的BFDH形貌预测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理论预测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实验对比第61-62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64-65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71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海上补给对接过程视景仿真技术研究
下一篇:丹皮酚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VEGF和COX-2表达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