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柠檬酸—凝胶法制备Ni-ZrO2催化剂及其低温浆态床甲烷化性能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-31页
    1.1 绪论第11页
    1.2 合成气甲烷化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甲烷化反应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甲烷化工艺及反应器第13-16页
    1.3 甲烷化催化剂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活性组分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载体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助剂第19-20页
    1.4 镍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浸渍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沉淀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溶液燃烧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溶胶凝胶法第23-24页
    1.5 低温甲烷化催化剂研究进展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富氢条件下低温甲烷化研究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理论氢碳比条件下低温甲烷化研究第26-28页
    1.6 本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8-31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1-37页
    2.1 主要实验材料及设备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用化学试剂与气体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设备第32页
    2.2 催化剂的制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不同载体催化剂的制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ZrO_2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条件第33页
    2.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及产物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产物分析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2.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催化剂物理吸脱附表征(BET)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催化剂的X-射线衍射表征(XRD)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H_2化学吸附(H_2-Chemisorption)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程序升温还原(H_2-TPR)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CO程序升温脱附(CO-TPD)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催化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第36-37页
第三章 柠檬酸-凝胶法制备不同载体Ni基催化剂及甲烷化性能应用的研究第37-45页
    3.1 载体种类对Ni基催化剂结构的影响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催化剂的BET表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催化剂的XRD表征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催化剂的H_2-TPR表征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催化剂的TEM表征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催化剂的H_2化学吸附表征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催化剂的CO-TPD表征第42-43页
    3.2 载体种类对Ni基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 不同方法制备Ni-ZrO_2基催化剂结构及甲烷化性能的影响第45-55页
    4.1 制备方法对Ni基催化剂结构的影响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催化剂的BET表征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催化剂的XRD表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催化剂的H_2-TPR表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催化剂TEM表征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催化剂的H_2化学吸附表征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催化剂的CO-TPD表征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催化剂的XPS表征第51-52页
    4.2 制备方法对Ni-ZrO_2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53-55页
第五章 焙烧温度对Ni-ZrO_2催化剂的结构及其甲烷化性能的影响第55-65页
    5.1 焙烧温度对Ni-ZrO_2催化剂结构的影响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催化剂的XRD表征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催化剂的BET表征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催化剂的H_2-TPR表征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催化剂的TEM表征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催化剂的H_2-化学吸附表征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催化剂的CO-TPD表征第60-61页
    5.2 焙烧温度对Ni-ZrO_2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5.3 反应后催化剂表征第62-64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64-65页
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5-67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5页
    6.2 建议第65-66页
    6.3 创新性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5页
致谢第75-77页
论文发表情况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金川与喀拉通克Cu-Ni硫化物矿床构造环境及成矿作用对比研究
下一篇:浙江天台—宁海嵊县组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和古气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