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2页 |
1.1.1 国家对于乡村发展的支持方式不断更新 | 第9-10页 |
1.1.2 城镇化加速城市扩张压缩乡村空间 | 第10-11页 |
1.1.3 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实施不断推进 | 第11页 |
1.1.4 北京市二绿隔内村庄建设成为绿隔快速推进的关键 | 第11-12页 |
1.2 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4页 |
1.2.1 城镇化与村庄发展建设的关系 | 第12-13页 |
1.2.2 绿隔对村庄发展与限制的矛盾 | 第13页 |
1.2.3 村庄“终结论”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.1 主要目的 | 第14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4 绿隔的发展理论与经验 | 第15-17页 |
1.4.1 绿隔概念的提出 | 第15页 |
1.4.2 发展与建设案例 | 第15-16页 |
1.4.3 绿隔经验总结 | 第16-17页 |
1.5 研究方法与框架 | 第17-20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5.2 本文框架 | 第18-20页 |
1.6 本文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1.6.1 研究思路的创新 | 第20页 |
1.6.2 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的村庄分类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研究 | 第21-31页 |
2.1 北京市绿隔建设回顾 | 第21-25页 |
2.1.1 阶段一:提出构想、谋划蓝图 | 第21-22页 |
2.1.2 阶段二:正式实施、不断优化( 1994年 -1999年) | 第22-23页 |
2.1.3 阶段三:加速推进、更新政策( 2000年 -2007年) | 第23页 |
2.1.4 阶段四:实施反思、城乡统筹( 2008年至今) | 第23-24页 |
2.1.5 政策基于村庄的变化 | 第24-25页 |
2.2 北京市一绿隔建设评价 | 第25-28页 |
2.2.1 建设实施过程概述 | 第25-26页 |
2.2.2 一绿隔内乡村的建设模式案例 | 第26页 |
2.2.3 一绿隔建设问题总结 | 第26-27页 |
2.2.4 一绿隔的建设启示 | 第27-28页 |
2.3 北京市二绿隔建设实施情况 | 第28-31页 |
2.3.1 乡村人口分布特点 | 第28-29页 |
2.3.2 绿色空间不断减少 | 第29页 |
2.3.3 建设规模出现拐点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北京市二绿隔村庄城镇化建设情况分析 | 第31-42页 |
3.1 二绿隔内村庄现状建设特点 | 第31-34页 |
3.1.1 二绿隔与城市边缘区、城乡结合部的共性 | 第31-33页 |
3.1.2 二绿隔村庄建设的独特性 | 第33-34页 |
3.2 二绿隔村庄城镇化推进模式分析 | 第34-37页 |
3.2.1 土地储备政策模式 | 第34-36页 |
3.2.2 重大项目推进模式 | 第36页 |
3.2.3 重点村旧村改造模式 | 第36-37页 |
3.3 二绿隔村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37-42页 |
3.3.1 城镇化发展对于村庄的客观要求 | 第37-38页 |
3.3.2 二绿隔政策与实施对村庄的现实考量 | 第38-39页 |
3.3.3 村庄自身的发展困惑 | 第39-42页 |
第4章 北京市二绿隔内村庄发展探索 | 第42-57页 |
4.1 二绿隔内村庄发展机遇 | 第42-45页 |
4.1.1 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 | 第42页 |
4.1.2 北京市“后土储时代”的来临 | 第42-44页 |
4.1.3 二绿隔实施初期阶段 | 第44-45页 |
4.1.4 各级政府支持村庄探索发展模式 | 第45页 |
4.2 二绿隔内村庄发展类型与方向分析 | 第45-49页 |
4.2.1 影响绿隔村庄发展的主要因素 | 第45-46页 |
4.2.2 二绿隔内村庄发展分类 | 第46-48页 |
4.2.3 二绿隔村庄发展预测 | 第48-49页 |
4.3 二绿隔内村庄发展策略 | 第49-57页 |
4.3.1 从区域发展角度出发,宏观把握村庄发展。 | 第49-51页 |
4.3.2 从绿隔控制角度分析,客观评价村庄建设。 | 第51-53页 |
4.3.3 从村庄需求角度计算,平衡土地资金配给。 | 第53-54页 |
4.3.4 从乡村合作角度展开,挖掘集体产业用地潜力 | 第54-55页 |
4.3.5 从“一村一策”角度审视,探索宅基地使用模式 | 第55-57页 |
第5章 朝阳区崔各庄乡村庄建设实例研究 | 第57-99页 |
5.1 崔各庄乡现状基本情况 | 第57-68页 |
5.1.1 区域发展特点 | 第57-61页 |
5.1.2 乡村发展演变 | 第61-64页 |
5.1.3 乡村发展建设情况 | 第64-68页 |
5.2 崔各庄村庄发展评价 | 第68-85页 |
5.2.1 村庄基本情况调研 | 第68-78页 |
5.2.2 村庄城镇化发展动力因素分析 | 第78-80页 |
5.2.3 村庄综合评价分类 | 第80-81页 |
5.2.4 保留村庄建设用地评估 | 第81-85页 |
5.3 乡村规模控制 | 第85-99页 |
5.3.1 村庄规模控制与发展 | 第85-89页 |
5.3.2 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比较 | 第89-93页 |
5.3.3 乡域资金平衡与村庄安置 | 第93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1页 |
相关法规政策 | 第101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-104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