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其他道路运输工具论文--电车论文--有轨电车论文

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型有轨电车供电系统设计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-13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第13-14页
第2章 车载超级电容储能装置容量估算及数学模型第14-23页
    2.1 有轨电车运行线路条件和车辆条件第14-15页
    2.2 有轨电车牵引特性及能耗分析第15-16页
    2.3 有轨电车能耗仿真计算第16-19页
    2.4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电容容量确定第19-20页
    2.5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配置方式及其数学模型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用于储能式有轨电车的超级电容的特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超级电容串并联方案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数学模型第22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3章 成套充电装置的结构及其关键部件设计第23-37页
    3.1 成套装置的主要参数和系统构成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主要技术参数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系统结构第24-25页
    3.2 整流机组设计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整流变压器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整流机组的结构及参数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整流机组仿真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3.3 DC/DC斩波器设计第27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单支路BUCK变换器建模分析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基于载波移向的八重BUCK变换器的结构及其控制器设计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DC/DC变换器仿真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4章 成套充电装置的系统联合仿真及实验验证第37-49页
    4.1 车辆进出站充电控制系统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中间直流网压建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上下行分时充电功能控制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车辆进出站充电逻辑控制第38-40页
    4.2 系统联合仿真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系统模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第41-45页
    4.3 试验台搭建第45-46页
    4.4 试验结果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上下行车辆进出站充电模拟试验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输出充电电能质量试验结果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交流侧输入电能质量试验结果第4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5章 有轨电车充电装置上位机系统设计第49-68页
    5.1 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通讯架构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硬件结构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系统通讯架构第51页
    5.2 PLC程序设计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程序架构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上位机通信子程序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隔离开关控制子程序和面板灯控制子程序第54-56页
    5.3 基于OPC站的PC机与PLC实时通讯组态设计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OPC简介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组态设计第56-58页
    5.4 LabVIEW通过OPC访问PLC寄存器及其通讯优化第58页
    5.5 LabVIEW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第58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电气状态图和运行参数显示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数据存储和故障查询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实时曲线显示和历史曲线回放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系统运行设置第66-67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总结与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 总结第68页
    展望第68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项目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红外偏振成像的舰船目标识别及其系统实现
下一篇:基于光纤光栅温湿度同时测量技术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