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旅游碳足迹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课题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| 第11-17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7-20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旅游碳足迹理论基础概述 | 第20-26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20页 |
2.1.1 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| 第20页 |
2.1.2 碳足迹与旅游碳足迹 | 第20页 |
2.2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20-23页 |
2.2.1 低碳经济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2 低碳旅游理论 | 第21页 |
2.2.3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4 脱钩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3 相关计算分析方法概述 | 第23-25页 |
2.3.1 终端消费导向的碳足迹计算 | 第23页 |
2.3.2 Kaya等式 | 第23-25页 |
2.3.3 LMDI方法 | 第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河南省旅游碳足迹测算 | 第26-37页 |
3.1 测算模型构建 | 第26页 |
3.2 测算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6页 |
3.2.1 旅游收入与构成 | 第26-29页 |
3.2.2 旅游各部门能源消费及构成 | 第29-33页 |
3.2.3 河南省旅游碳足迹总量及构成 | 第33-3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河南省旅游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7-58页 |
4.1 河南省旅游交通部门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7-40页 |
4.1.1 分解模型构建 | 第37-38页 |
4.1.2 数据结果分析 | 第38-40页 |
4.2 河南省旅游住宿部门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0-43页 |
4.2.1 分解模型构建 | 第40-41页 |
4.2.2 数据结果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3 河南省旅游餐饮部门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3-47页 |
4.3.1 分解模型构建 | 第43-45页 |
4.3.2 数据结果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4 河南省旅游游览部门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7-50页 |
4.4.1 分解模型构建 | 第47-48页 |
4.4.2 数据结果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5 河南省旅游购物部门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0-53页 |
4.5.1 分解模型构建 | 第50-51页 |
4.5.2 数据结果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6 河南省旅游娱乐部门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3-56页 |
4.6.1 分解模型构建 | 第53-54页 |
4.6.2 数据结果分析 | 第54-56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5章 河南省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对策 | 第58-64页 |
5.1 实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| 第58-59页 |
5.1.1 重点发展清洁能源 | 第58-59页 |
5.1.2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| 第59页 |
5.2 完善基础设施低碳化建设 | 第59-60页 |
5.2.1 配合旅游发展需求 | 第59-60页 |
5.2.2 采用低碳循环技术 | 第60页 |
5.2.3 提升设施管理水平 | 第60页 |
5.3 加大低碳科技创新与应用 | 第60-62页 |
5.3.1 加大科研投入 | 第60-61页 |
5.3.2 推出政策支持 | 第61页 |
5.3.3 建立激励机制 | 第61-62页 |
5.4 提倡低碳化的旅游方式 | 第62-63页 |
5.4.1 强化低碳理念 | 第62页 |
5.4.2 鼓励低碳行为 | 第62-6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