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1.1 铁路水害问题 | 第12页 |
1.1.2 铁路交通水害预警技术 | 第12-13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山区铁路水害模式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铁路水毁预警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5-16页 |
1.3.2 主要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山区铁路路基水毁灾害调查分析 | 第17-33页 |
2.1 铁路水毁类型划分 | 第17-22页 |
2.1.1 按铁路受灾单元划分 | 第17-20页 |
2.1.2 按水流性质作用划分 | 第20页 |
2.1.3 按孕灾环境划分 | 第20-21页 |
2.1.4 水毁分类体系图 | 第21-22页 |
2.2 山区铁路水毁因子 | 第22-26页 |
2.2.1 地质地貌条件 | 第23-24页 |
2.2.2 水文气象条件 | 第24-25页 |
2.2.3 山区铁路的特点 | 第25-26页 |
2.3 山区铁路水毁机理过程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3.1 降雨阶段性影响 | 第26-27页 |
2.3.2 水毁机理过程分析 | 第27-29页 |
2.3.3 降雨与水毁机理过程的关系 | 第29页 |
2.4 山区铁路水毁的防治措施 | 第29-33页 |
2.4.1 勘察设计措施 | 第30页 |
2.4.2 工程建设措施 | 第30-31页 |
2.4.3 养护管理措施 | 第31-33页 |
第3章 降雨条件下铁路路基边坡水毁机制研究 | 第33-57页 |
3.1 非饱和土壤水流动的基本理论 | 第33-41页 |
3.1.1 土壤水的势和Darcy定律 | 第33-34页 |
3.1.2 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性函数 | 第34-38页 |
3.1.3 非饱和土壤水运动基本方程 | 第38-41页 |
3.2 降雨条件下坡体特性影响分析 | 第41-57页 |
3.2.1 斜坡降雨入渗与坡面流的基本规律 | 第41-43页 |
3.2.2 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2.3 饱和-非饱和土体渗流微分方程的有限元解法 | 第44-45页 |
3.2.4 降雨对斜坡渗流特性影响数值模拟 | 第45-57页 |
第4章 降雨条件下山区铁路水毁预警预报研究 | 第57-74页 |
4.1 水毁灾害预警预报理论 | 第57-60页 |
4.1.1 基本概念与定义 | 第57页 |
4.1.2 水毁预警预报理论基础与方法 | 第57-60页 |
4.2 水毁灾害临界雨量警戒研究 | 第60-73页 |
4.2.1 数据研究 | 第60-63页 |
4.2.2 区域单元划分 | 第63-64页 |
4.2.3 水毁灾害与临界雨量关系研究 | 第64-67页 |
4.2.4 水毁预警预报现实情况回馈分析 | 第67-73页 |
4.3 铁路水毁预警系统组织与执行 | 第73-74页 |
第5章 山区铁路水毁预警管理系统开发 | 第74-86页 |
5.1 铁路水毁预警管理系统的构建目标与原则 | 第74-75页 |
5.2 铁路水毁预警管理系统设计 | 第75-86页 |
5.2.1 铁路沿线降雨实时监测技术 | 第75-76页 |
5.2.2 系统体系架构设计与开发 | 第76-79页 |
5.2.3 系统界面设计和功能简要操作说明 | 第79-8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