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7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| 第7-11页 |
1.1.1 本文研究的背景 | 第7-10页 |
1.1.2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| 第11页 |
1.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1-13页 |
1.3.1 文献调研法 | 第11页 |
1.3.2 实地考察调研 | 第11-12页 |
1.3.3 研究技术路线图 | 第12-13页 |
2 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3-18页 |
2.1 目前品牌战略的理论界定 | 第13-14页 |
2.2 国际知名品牌战略的内涵 | 第14页 |
2.3 国际知名品牌战略的特点 | 第14-18页 |
2.3.1 以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发展 | 第14-15页 |
2.3.2 以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 | 第15页 |
2.3.3 以品牌为核心的营销网络 | 第15-16页 |
2.3.4 以集聚为核心的产业配套 | 第16页 |
2.3.5 以开放为核心的市场竞争 | 第16-18页 |
3 重庆市实施国际知名品牌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| 第18-33页 |
3.1 重庆出口品牌发展现状分析 | 第18-21页 |
3.1.1 出口规模现状 | 第18-19页 |
3.1.2 出口结构现状 | 第19页 |
3.1.3 出口市场现状 | 第19-20页 |
3.1.4 出口企业现状 | 第20-21页 |
3.1.5 出口品牌现状 | 第21页 |
3.2 重庆实施国际知名品牌战略的行业和产品分析 | 第21-27页 |
3.2.1 七大优势产业知名品牌分析 | 第21-24页 |
3.2.2 未来极具潜力的六大基础行业品牌 | 第24-26页 |
3.2.3 可以重点培育的四大新兴品牌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3 重庆实施国际知名品牌战略的宏观条件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3.1 国家战略对重庆快速发展的支持 | 第27-28页 |
3.3.2 保税港区的建立将极大促进重庆的发展 | 第28页 |
3.3.3 产业配套能力强,品牌优势明显 | 第28页 |
3.4 重庆实施国际知名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8-33页 |
3.4.1 重庆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的诸多问题 | 第28-30页 |
3.4.2 对重庆品牌战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0-33页 |
4 重庆政府实施国际知名品牌战略的对策 | 第33-36页 |
4.1 积极树立培育国际知名品牌的战略思想 | 第33页 |
4.2 培育国际知名品牌的主要目标和运作模式 | 第33-34页 |
4.3 重庆政府推进国际知名品牌战略的具体举措 | 第34-36页 |
4.3.1 建立健全重庆市政府品牌促进和保障体系 | 第34页 |
4.3.2 依托重点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推动品牌 | 第34页 |
4.3.3 增强培育国际知名品牌的要素支撑 | 第34-35页 |
4.3.4 通过城市品牌的宣传推广来推动重庆国际知名品牌的建设 | 第35-36页 |
5 重庆企业实施国际知名品牌战略的对策 | 第36-39页 |
5.1 树立国际知名品牌战略思想 | 第36页 |
5.2 发展壮大自主品牌 | 第36-37页 |
5.3 打造企业文化,走品牌差异化发展之路 | 第37页 |
5.4 实施“商标注册、产品认证、品牌营销、法律保护“整体战略 | 第37-39页 |
6 对重庆政府推进战略的政策建议 | 第39-45页 |
6.1 完善重庆市国际知名品牌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9-41页 |
6.1.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要达到的效果 | 第39页 |
6.1.2 评价体系的必备指标与重点考察的五大能力 | 第39页 |
6.1.3 通过该评价指标体系体现政府导向性 | 第39-41页 |
6.2 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,与中介服务机构合作推进品牌建设 | 第41-42页 |
6.2.1 依托重庆品牌学会,抓好品牌理论研究平台建设 | 第41-42页 |
6.2.2 开展重庆国际知名品牌领军人建设,为重庆品牌战略提供后劲 | 第42页 |
6.3 整合全市资源,打造品牌建设政策环境 | 第42-45页 |
7 结论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