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38页 |
1.1 膜分离技术 | 第14-16页 |
1.1.1 膜分离技术特点及发展概况 | 第14-16页 |
1.1.2 膜分离技术存在问题及研究趋势 | 第16页 |
1.2 膜污染 | 第16-20页 |
1.2.1 膜污染分类 | 第17-18页 |
1.2.3 膜污染控制 | 第18-20页 |
1.3 膜材料及抗污染改性研究进展 | 第20-31页 |
1.3.1 膜材料材质及分类 | 第20-21页 |
1.3.2 聚偏氟乙烯(PVDF)膜 | 第21页 |
1.3.3 有机膜抗污染改性研究进展 | 第21-31页 |
1.4 氧化石墨烯(GO) | 第31-32页 |
1.4.1 GO的结构 | 第31-32页 |
1.4.2 GO的分散性 | 第32页 |
1.4.3 GO的亲水性能在膜改性方面的应用 | 第32页 |
1.5 纳米光催化剂TiO_2 | 第32-35页 |
1.5.1 TiO_2光催化机理 | 第33页 |
1.5.2 TiO_2光催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运用 | 第33-35页 |
1.6 氧化石墨烯与纳米光催化剂对材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| 第35页 |
1.7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| 第35-37页 |
1.7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35-36页 |
1.7.2 研究内容 | 第36-37页 |
1.7.3 技术路线 | 第37页 |
1.8 课题来源 | 第37-38页 |
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| 第38-51页 |
2.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| 第38-39页 |
2.2 GO-TiO_2改性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 | 第39-47页 |
2.2.1 GO-TiO_2分散液的制备 | 第39-44页 |
2.2.2 GO-TiO_2改性膜的制备 | 第44-47页 |
2.3 GO-TiO_2改性膜性能测试方法 | 第47-50页 |
2.3.1 GO-TiO_2改性膜对腐殖酸静态吸附量测试 | 第47-48页 |
2.3.2 GO-TiO_2改性膜通量测试 | 第48页 |
2.3.3 GO-TiO_2改性膜对HA的截留率测试 | 第48页 |
2.3.4 GO-TiO_2改性膜通量衰减率测试 | 第48-49页 |
2.3.5 GO-TiO_2改性膜表面性能表征 | 第49-50页 |
2.3.6 GO-TiO_2改性膜过滤HA通量随时间变化 | 第50页 |
2.3.7 膜清洗对GO-TiO_2改性膜HA通量随过滤时间的变化 | 第5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三章 GO-TiO_2改性膜最佳制备条件确定及表征 | 第51-72页 |
3.1 GO-TiO_2改性膜最佳制备条件的确定 | 第51-64页 |
3.1.1 正交试验 | 第51-58页 |
3.1.2 连续性试验 | 第58-61页 |
3.1.3 不同改性组合条件下的改性膜性能对比试验 | 第61-64页 |
3.2 GO-TiO_2改性膜与原膜性能参数分析比较 | 第64-67页 |
3.2.1 改性膜与原膜通量衰减率分析 | 第64页 |
3.2.2 膜表面化学官能团分析 | 第64-65页 |
3.2.3 膜表面形貌特征与元素能谱分析 | 第65-67页 |
3.2.4 改性膜亲水性能分析 | 第67页 |
3.3 GO-TiO_2改性膜抗污染能力及其对HA的过滤效果 | 第67-68页 |
3.4 清洗对GO-TiO_2改性膜抗污染能力及过滤效果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3.5 成本分析 | 第69-7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四章 改性膜在“混凝-超滤”联合工艺中对溴氰菊酯的截留性能研究 | 第72-81页 |
4.1 实验部分 | 第73-76页 |
4.1.1 原水水质 | 第73页 |
4.1.2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73-74页 |
4.1.3 溴氰菊酯的测定 | 第74-75页 |
4.1.4 试验方法 | 第75-76页 |
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76-80页 |
4.2.1 混凝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6-78页 |
4.2.2“混凝-超滤”联合工艺处理溴氰菊酯实验结果分析 | 第78-8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结论与建议 | 第81-83页 |
结论 | 第81-82页 |
建议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9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4-96页 |
致谢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