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某、靳某收受回扣案相关法律问题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案情简介及争议焦点 | 第8-10页 |
1.1 案情回顾 | 第8页 |
1.2 案件争议焦点 | 第8-10页 |
第二章 本案的犯罪对象分析 | 第10-17页 |
2.1 本案中的“回扣”是否属于贿赂款 | 第10-12页 |
2.1.1 什么是“回扣” | 第10-12页 |
2.1.2 李某靳某所收受“回扣”性质分析 | 第12页 |
2.2 本案中的“回扣”是否属于国有资产 | 第12-17页 |
2.2.1 关于“国有资产”的范围 | 第12-13页 |
2.2.2 李某靳某所私分的“回扣”性质分析 | 第13-14页 |
2.2.3“国有资产”与“国有财产”的关系 | 第14-17页 |
第三章 本案的犯罪主体分析 | 第17-23页 |
3.1 李某、靳某的行为是否属于单位行为 | 第17-19页 |
3.1.1 是否体现单位意志 | 第17-18页 |
3.1.2 违法所得是否归单位所有 | 第18-19页 |
3.2 内设机构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| 第19-23页 |
3.2.1 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分析 | 第19-21页 |
3.2.2 司法实践中的单位犯罪主体 | 第21-23页 |
第四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和贪污罪的界限 | 第23-28页 |
4.1 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主体差异 | 第23-25页 |
4.2 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客观差异 | 第25-27页 |
4.2.1 行为的单位性与个人性 | 第25-26页 |
4.2.2 行为的公开性与秘密性 | 第26页 |
4.2.3 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利他性与利己性 | 第26-27页 |
4.3 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主观差异 | 第27-28页 |
4.3.1 故意内容不同 | 第27页 |
4.3.2 主观意志的外在形态表现不同 | 第27-28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| 第28-31页 |
5.1 本案的研究结论 | 第28-29页 |
5.2 对策建议 | 第29-31页 |
5.2.1 明确“国有资产”的定义 | 第29页 |
5.2.2 扩大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 | 第29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3页 |
致谢 | 第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