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8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白光LED工作原理与发展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白光LED工作原理及实现方式 | 第10-12页 |
1.2.2 白光LED发展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白光LED用YAG:Ce~(3+)荧光粉 | 第14-23页 |
1.3.1 YAG的晶体结构 | 第14-15页 |
1.3.2 YAG:Ce~(3+)荧光粉的发光机理 | 第15-16页 |
1.3.3 YAG:Ce~(3+)荧光粉粒径与白光LED性能的关系 | 第16-18页 |
1.3.4 YAG:Ce~(3+)荧光粉的合成技术及研究现状 | 第18-23页 |
1.4 熔盐法制备YAG:Ce~(3+)荧光粉 | 第23-26页 |
1.4.1 熔盐法概述 | 第23-24页 |
1.4.2 熔盐法制备YAG:Ce~(3+)荧光粉的研究现状 | 第24-26页 |
1.5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26-28页 |
1.5.1 研究意义 | 第26页 |
1.5.2 研究内容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| 第28-34页 |
2.1 实验内容及路线 | 第28-30页 |
2.1.1 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钇铈 | 第28-29页 |
2.1.2 熔盐法制备YAG:Ce~(3+)荧光粉 | 第29-30页 |
2.2 性能测试 | 第30-34页 |
2.2.1 SEM形貌分析 | 第30-31页 |
2.2.2 XRD物相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2.3 白光LED性能测试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以α-Al_2O_3为原料用熔盐法制备YAG:Ce~(3+)荧光粉 | 第34-49页 |
3.1 熔盐的选择 | 第34-39页 |
3.1.1 熔盐的物理性质 | 第34页 |
3.1.2 熔盐种类对YAG相形成过程和颗粒形貌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3.1.3 盐料比对YAG颗粒形貌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3.2 氧化铝原料粒径对形貌和物相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3.3 温度对YAG相形成过程和颗粒形貌的影响 | 第42-45页 |
3.4 氧化钇原料状态对YAG颗粒形貌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以γ-Al_2O3为原料熔盐法制备YAG:Ce~(3+)荧光粉 | 第49-65页 |
4.1 温度对YAG相的形成过程和颗粒形貌的影响 | 第49-52页 |
4.2 焙烧温度及时间对YAG:Ce~(3+)荧光粉的颗粒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4.3 原料成分对YAG:Ce~(3+)荧光粉的颗粒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| 第53-58页 |
4.3.1 氧化铝过量对YAG:Ce~(3+)荧光粉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4.3.2 氧化钇过量对YAG:Ce~(3+)荧光粉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4.4 熔盐纯度对YAG:Ce~(3+)荧光粉的颗粒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4.5 混料方式对YAG:Ce~(3+)荧光粉的颗粒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| 第59-62页 |
4.6 以γ-Al_2O_3为原料制备YAG:Ce~(3+)荧光粉的反应机理 | 第62-63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五章 熔盐法制备的YAG:Ce~(3+)荧光粉与商用荧光粉的性能比较 | 第65-70页 |
5.1 自制和商业YAG:Ce~(3+)荧光粉的形貌对比 | 第65页 |
5.2 自制和商业YAG:Ce~(3+)荧光粉的蓝光吸收率和内量子效率对比 | 第65-66页 |
5.3 自制和商业YAG:Ce~(3+)荧光粉的激发谱和发射谱对比 | 第66-67页 |
5.4 自制和商业YAG:Ce~(3+)荧光粉的相对封装亮度对比 | 第67-68页 |
5.5 本章小结及展望 | 第68-70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