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--稻病虫害论文

转Bt基因水稻对稻田植食类节肢动物的影响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1 前言第10-23页
    1.1 当前水稻害虫防治状况第11-12页
    1.2 Bt蛋白的杀虫作用机制及应用历史第12页
    1.3 转Bt基因作物的推广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1.4 转Bt基因作物生态安全性评价的原则及体系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转Bt基因作物生态安全性评价的原则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转Bt基因作物生态安全性评价的体系第16-18页
    1.5 转Bt基因水稻生态安全性评价现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转Bt基因水稻对靶标害虫的控制作用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转Bt基因水稻对群落结构的安全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转Bt基因水稻对非靶标植食类昆虫的安全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转Bt基因水稻对捕食性天敌的安全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转Bt基因水稻对寄生性天敌的安全性第21页
    1.6 目的和意义第21-23页
2 材料和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2.1 试验材料第23页
    2.2 试验小区设计第23-24页
    2.3 田间调查方法第24页
    2.4 指数计算方法第24页
    2.5 数据分析第24-25页
3 实验结果第25-39页
    3.1 稻田植食性节肢动物种类第25-27页
    3.2 植食性功能团整体优势度第27页
    3.3 植食性功能团优势度的变化动态第27-29页
    3.4 植食性靶标节肢动物的优势度与发生动态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主要植食性靶标节肢动物在植食性功能团中的优势度(%)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生情况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二化螟幼虫发生情况第30-31页
    3.5 主要植食性非靶标节肢动物的优势度与发生动态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主要非靶标节肢动物在植食类功能团中的优势度第31-32页
    3.6 主要植食性非靶标节肢动物发生量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主要植食性非靶标节肢动物百蔸密度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主要植食性非靶标害虫种群动态第33-39页
4 讨论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4.1 转cry2Aa基因水稻对植食类功能团整体优势度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4.2 转cry2Aa基因水稻对田间植食类功能团优势度动态变化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4.3 转cry2Aa基因水稻对田间靶标害虫幼虫的控制作用第39-40页
    4.4 转cry2Aa基因水稻对主要非靶标节肢动物在植食类功能团中的优势度影响第40页
    4.5 转cry2Aa基因水稻对田间主要非靶标害虫发生量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4.6 转Bt基因稻田主要植食性非靶标害虫控制策略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8页
致谢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J2EE的CRM客户与协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Fe/CaO作用于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的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