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技术路线图 | 第15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4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回顾及相关理论介绍 | 第17-25页 |
2.1 审计市场基本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1.1 审计市场双层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7页 |
2.1.2 审计市场的特性 | 第17-18页 |
2.2 事务所声誉理论 | 第18-20页 |
2.2.1 事务所声誉 | 第18页 |
2.2.2 声誉机制及其作用 | 第18-20页 |
2.3 审计失败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3.1 国外研究 | 第20页 |
2.3.2 国内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4 审计监管处罚力度与作用理论 | 第21-24页 |
2.4.1 国外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4.2 国内研究 | 第22-24页 |
2.5 文献评述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制度背景和研究假说 | 第25-31页 |
3.1 我国的独立审计市场监管现状 | 第25-26页 |
3.1.1 我国的审计监管形式 | 第25-26页 |
3.1.2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管力度 | 第26页 |
3.2 独立审计市场竞争性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3 处罚力度与研究假说 | 第27-31页 |
3.3.1 处罚力度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3.2 处罚滞后性分析 | 第29页 |
3.3.3 研究假说 | 第29-31页 |
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| 第31-35页 |
4.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| 第31-32页 |
4.1.1 样本选择 | 第31页 |
4.1.2 数据来源 | 第31-32页 |
4.2 模型设计和变量说明 | 第32-35页 |
4.2.1 模型设计 | 第32-33页 |
4.2.2 变量说明 | 第33-35页 |
第5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| 第35-51页 |
5.1 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| 第35-38页 |
5.2 行政处罚对审计意见和审计收费影响的回归分析 | 第38-42页 |
5.3 事务所规模对行政处罚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| 第42-47页 |
5.3.1 不同规模的划分 | 第42-43页 |
5.3.2 审计意见角度 | 第43-44页 |
5.3.3 审计收费角度 | 第44-47页 |
5.4 处罚严厉程度对行政处罚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| 第47-51页 |
5.4.1 三种不同处罚方式的划分 | 第47-48页 |
5.4.2 不同处罚方式下的回归结果分析 | 第48-51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 | 第51-55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1页 |
6.2 政策性建议 | 第51-54页 |
6.2.1 规范审计市场 | 第51-52页 |
6.2.2 提高政府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效率 | 第52-53页 |
6.2.3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| 第53页 |
6.2.4 加强审计师风险意识 | 第53-54页 |
6.3 研究局限性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