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国际航空港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研究对象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1.5 创新之处 | 第9-10页 |
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10-14页 |
2.1 临空经济的内涵与外延 | 第10-11页 |
2.1.1 临空经济的内涵 | 第10-11页 |
2.1.2 临空产业 | 第11页 |
2.2 临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| 第11-13页 |
2.2.1 临空经济的发展阶段 | 第11-12页 |
2.2.2 临空经济的发展模式 | 第12-13页 |
2.3 研究总结 | 第13-14页 |
第3章 郑州航空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| 第14-26页 |
3.1 郑州航空港区腹地概况 | 第14-15页 |
3.1.1 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 | 第14-15页 |
3.1.2 郑州市概况 | 第15页 |
3.2 郑州航空港定位、目标及发展现状 | 第15-19页 |
3.2.1 郑州航空港简介 | 第15-16页 |
3.2.2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概况 | 第16-17页 |
3.2.3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现状 | 第17-19页 |
3.3 郑州航空港临空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| 第19-26页 |
3.3.1 优势 | 第19-20页 |
3.3.2 劣势 | 第20-23页 |
3.3.3 机遇 | 第23-24页 |
3.3.4 威胁 | 第24-25页 |
3.3.5 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郑州临空经济发展模式探索 | 第26-36页 |
4.1 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动态演进 | 第26-28页 |
4.1.1 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| 第26页 |
4.1.2 临空经济发展的动态演进 | 第26-28页 |
4.2 郑州临空经济发展的阶段判定 | 第28-30页 |
4.3 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特点分析 | 第30-33页 |
4.3.1 航空运输驱动模式 | 第30-31页 |
4.3.2 航空物流驱动模式 | 第31页 |
4.3.3 航空制造驱动模式 | 第31-32页 |
4.3.4 航空关联产业驱动模式 | 第32页 |
4.3.5 多元化综合发展模式 | 第32-33页 |
4.4 郑州临空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| 第33-36页 |
4.4.1 临空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基准 | 第33页 |
4.4.2 SWOT分析结果对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4.4.3 前期发展模式选择 | 第34页 |
4.4.4 后期发展模式选择 | 第34-36页 |
第5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36-39页 |
5.1 结论 | 第36页 |
5.2 发展建议 | 第36-39页 |
5.2.1 规范产业准入机制 | 第36-37页 |
5.2.2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| 第37页 |
5.2.3 实行优惠政策、促进产业集聚 | 第37-38页 |
5.2.4 简化审批手续,提高办事效率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