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藏语声学研究的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 安多藏语辅音概况 | 第10-11页 |
1.3 汉语辅音的声学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4 天祝话辅音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4.1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4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5 安多藏语天祝话辅音声学研究的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6 本文研究内容安排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研究方法 | 第17-24页 |
2.1 实验方法 | 第17-19页 |
2.1.1 硬件设备 | 第17-18页 |
2.1.2 分析软件 | 第18页 |
2.1.3 发音人 | 第18-19页 |
2.2 语音样本数据库概况 | 第19-21页 |
2.2.1 文本信息库 | 第19-20页 |
2.2.2 声学参数库 | 第20-21页 |
2.3 天祝话辅音声学参数 | 第21-22页 |
2.4 天祝话的辅音音位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藏语天祝话塞音声学特征研究 | 第24-32页 |
3.1 天祝话不送气清塞音[p]、[t]、[k]和[(?)]声学特征研究 | 第24-27页 |
3.1.1 语图声学描写 | 第24-26页 |
3.1.2 塞音的声学参数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2 天祝话送气清塞音[p~h]、[t~h]和[k~h]声学特征研究 | 第27-29页 |
3.2.1 语图声学描写 | 第27-28页 |
3.2.2 塞音的声学参数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3 天祝话塞擦音声学特征比较研究 | 第29-32页 |
3.3.1 语图声学描写对比分析 | 第29页 |
3.3.2 声学参数对比分析 | 第29-32页 |
第四章 藏语天祝话塞擦音声学特征研究 | 第32-39页 |
4.1 天祝话不送气清塞擦音[ts]、[t(?)]和[t(?)]声学特征研究 | 第32-35页 |
4.1.1 语图声学描写 | 第32-34页 |
4.1.2 摩擦段时长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2 天祝话送气清塞擦音[ts~h]、[t(?)~h]和[t(?)~h]声学特征研究 | 第35-37页 |
4.2.1 语图声学描写 | 第35-36页 |
4.2.2 摩擦段时长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3 天祝话塞擦音声学特征比较研究 | 第37-39页 |
4.3.1 语图声学描写对比分析 | 第37页 |
4.3.2 摩擦段时长对比分析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藏语天祝话擦音声学特征研究 | 第39-47页 |
5.1 天祝话不送气清擦音[s]、[(?)]和[(?)]声学特征研究 | 第40-42页 |
5.1.1 语图声学描写 | 第40-41页 |
5.1.2 不送气擦音的时长分析 | 第41-42页 |
5.2 天祝话送气清擦音[s~h]、[(?)~h]、[x]和[h]声学特征研究 | 第42-44页 |
5.2.1 天祝话送气擦音的声学分析 | 第42-43页 |
5.2.2 送气擦音的时长分析 | 第43-44页 |
5.3 天祝话浊擦音[γ]和边擦音[(?)]的声学特征研究 | 第44-45页 |
5.4 天祝话擦音声学特征比较研究 | 第45-47页 |
5.4.1 语图声学描写对比分析 | 第45页 |
5.4.2 擦音时长对比分析 | 第45-47页 |
第六章 藏语天祝话其它浊辅音声学特征研究 | 第47-55页 |
6.1 天祝话鼻音[m]、[n]、[η]、[η]和边音[l]的声学特征研究 | 第47-51页 |
6.1.1 语图声学描写 | 第47-49页 |
6.1.2 鼻音共振峰的分析 | 第49-50页 |
6.1.3 鼻音时长分析 | 第50-51页 |
6.2 天祝话边音[l]的声学特征研究 | 第51-52页 |
6.2.1 语图声学描写 | 第51页 |
6.2.2 边音的共振峰分析 | 第51-52页 |
6.3 天祝话闪音[r]和近音[j]、[w]的声学特征研究 | 第52-55页 |
6.3.1 语图声学描写 | 第52-53页 |
6.3.2 闪音、近音时长分析 | 第53-55页 |
第七章 安多藏语天祝话复辅音声学分析 | 第55-62页 |
7.1 天祝话[h]+塞音、塞擦音、鼻音、擦音的复辅音声学特征研究 | 第56-57页 |
7.2 天祝话浊擦音[h]+塞音、塞擦音的复辅音声学特征研究 | 第57-59页 |
7.3 天祝话鼻音[m]+塞音、塞擦音、鼻音的复辅音声学特征研究 | 第59-60页 |
7.4 天祝话鼻音[n]+塞音、塞擦音的复辅音声学特征研究 | 第60-62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8.1 总结 | 第62-63页 |
8.2 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