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钢7m焦炉热工特性及置时间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9-20页 |
1.1 焦炉的发展概况 | 第9-11页 |
1.2 焦炉热工 | 第11-14页 |
1.2.1 焦炉热工测试 | 第11-12页 |
1.2.2 焦炉热工测定方法 | 第12页 |
1.2.3 主要操作参数 | 第12-14页 |
1.3 焦炉炉温管理 | 第14-15页 |
1.3.1 温度制度及管理 | 第14页 |
1.3.2 结焦末期管理 | 第14-15页 |
1.4 焦炉节能 | 第15-17页 |
1.4.1 炼焦工艺改进 | 第15-16页 |
1.4.2 炼焦余热回收 | 第16页 |
1.4.3 炼焦生产管理 | 第16-17页 |
1.5 论文选题、研究内容及目的 | 第17-20页 |
1.5.1 宝钢7米焦炉简介 | 第17-18页 |
1.5.2 焦炉生产实践 | 第18页 |
1.5.3 研究思路、方法及目标 | 第18-20页 |
2 热工特性比较 | 第20-33页 |
2.1 宝钢7米焦炉热工计算 | 第20-23页 |
2.2 物料转移 | 第23-25页 |
2.3 热量转移 | 第25-27页 |
2.4 热工指标计算 | 第27-33页 |
2.4.1 焦饼中心温度 | 第30-31页 |
2.4.2 空气过剩系数 | 第31-33页 |
3 燃烧及流体力学特征 | 第33-43页 |
3.1 流体力学基础 | 第33-36页 |
3.2 流体力学计算 | 第36-43页 |
3.2.1 流体流量及分配 | 第38-40页 |
3.2.2 燃烧系统阻力 | 第40-41页 |
3.2.3 燃烧系统浮力 | 第41页 |
3.2.4 燃烧系统压力 | 第41-43页 |
4 焦炉炉温及调节优化 | 第43-51页 |
4.1 焦炉横排温度计调节 | 第43-46页 |
4.2 水平烟道流量分配 | 第46-51页 |
5 置时间的确定 | 第51-61页 |
5.1 粗煤气温度测量 | 第51-53页 |
5.2 结焦指数模型 | 第53-58页 |
5.3 焦饼成熟度判断 | 第58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