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6-17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7-21页 |
1.2.1 森林声景观来源构成 | 第17-18页 |
1.2.2 森林声景观变化特征 | 第18页 |
1.2.3 森林声景观评价体系 | 第18-19页 |
1.2.4 森林声景观应用研究 | 第19-21页 |
1.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2页 |
1.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1.4.1 研究目标 | 第22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1.5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| 第25-37页 |
2.1 研究区概况 | 第25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25-37页 |
2.2.1 样地选择与数据采集 | 第25-29页 |
2.2.2 森林声景观时空变化研究 | 第29-33页 |
2.2.3 森林声景观主观评价试验 | 第33-35页 |
2.2.4 森林声景观康养效果试验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森林声景观的时空变化 | 第37-73页 |
3.1 3种城市森林声景观时间变化 | 第37-63页 |
3.1.1 3种城市森林内声景观季节变化对比分析 | 第37-42页 |
3.1.2 3种城市森林内声景观日变化对比分析 | 第42-63页 |
3.2 3种城市森林内鸟鸣声景观空间变化 | 第63-68页 |
3.2.1 3种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空间特征 | 第63-66页 |
3.2.2 鸟鸣活动与植被空间变化相关分析 | 第66-68页 |
3.3 小结 | 第68-73页 |
3.3.1 鸟鸣声景观时空变化规律 | 第68-70页 |
3.3.2 虫鸣声景观时间变化规律 | 第70-71页 |
3.3.3 森林声景观资源分析 | 第71-73页 |
第四章 森林声景观主观评价分析 | 第73-89页 |
4.1 研究对象 | 第73页 |
4.2 评价项目 | 第73-75页 |
4.2.1 满意度评价 | 第73页 |
4.2.2 SD法评价 | 第73-75页 |
4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5-87页 |
4.3.1 不同样地整体评价结果分析 | 第75-78页 |
4.3.2 3种城市森林不同季节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| 第78-80页 |
4.3.3 不同类型森林声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| 第80-87页 |
4.4 小结 | 第87-89页 |
第五章 森林声景观康养效果分析 | 第89-100页 |
5.1 研究对象 | 第89页 |
5.2 评价项目 | 第89-91页 |
5.2.1 心理评价 | 第89-90页 |
5.2.2 生理评价 | 第90-91页 |
5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91-98页 |
5.3.1 基于SCL-90的心理评价结果 | 第91-92页 |
5.3.2 不同声音类型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| 第92-95页 |
5.3.3 不同声音类型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| 第95-97页 |
5.3.4 满意度和SD评价与生理、心理观测指标的比较 | 第97-98页 |
5.4 小结 | 第98-10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100-104页 |
6.1 结论 | 第100-102页 |
6.1.1 森林声景观的时空变化规律 | 第100-101页 |
6.1.2 森林声景观的主观评价特征 | 第101-102页 |
6.1.3 森林声景观的康养效果 | 第102页 |
6.2 讨论 | 第102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08页 |
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| 第108-109页 |
致谢 | 第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