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前言 | 第11-14页 |
1.1 研究依据 | 第11-12页 |
1.1.1 国家相关政策的提出 | 第11页 |
1.1.2 初中生身体素质的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1.3 学校大课间活动改革的需要 | 第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2-14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4-20页 |
2.1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2.1.1 对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2.1.2 关于初中生身体素质的相关研究 | 第15-16页 |
2.1.3 关于课间操改革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8页 |
2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8-20页 |
2.2.1 对国外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2.2 对中外体育课程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0页 |
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0-23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20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3页 |
3.2.1 文献资料法 | 第20页 |
3.2.2 访谈法 | 第20页 |
3.2.3 问卷调查法 | 第20-21页 |
3.2.4 逻辑分析法 | 第21-23页 |
4 分析与讨论 | 第23-47页 |
4.1 初中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原因分析 | 第23-25页 |
4.1.1 初中生身体素质现状 | 第23-24页 |
4.1.2 影响初中生身体素质现状的原因 | 第24-25页 |
4.2 初中生身体素质特色操的创编 | 第25-43页 |
4.2.1 确定创编思路 | 第25-26页 |
4.2.2 确定创编依据 | 第26-27页 |
4.2.3 确定创编原则 | 第27-29页 |
4.2.4 确定创编特色 | 第29-30页 |
4.2.5 确定创编要素 | 第30-31页 |
4.2.6 确定创编的方法 | 第31-32页 |
4.2.7 创编的具体实施步骤 | 第32-43页 |
4.3 初中生身体素质特色操的实践 | 第43-47页 |
4.3.1 第一轮实践 | 第43-45页 |
4.3.2 第二轮实践 | 第45-47页 |
5 结论与建议 | 第47-50页 |
5.1 结论 | 第47-48页 |
5.1.1 身体素质特色操有助于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 | 第47页 |
5.1.2 身体素质特色操丰富了大课间的锻炼形式 | 第47页 |
5.1.3 身体素质特色操对提高学生体育成绩有帮助 | 第47页 |
5.1.4 身体素质练习动作与操相结合具有创新性 | 第47-48页 |
5.2 建议 | 第48-50页 |
5.2.1 充分利用大课间锻炼的时间 | 第48页 |
5.2.2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| 第48页 |
5.2.3 与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特色相结合 | 第48-50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3-54页 |
附件 | 第54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