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一、选题背景与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0-12页 |
(一) 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(二)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0-12页 |
二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(一)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(二) 创新点 | 第13页 |
第二章 襄阳市荆州街社区“城墙护卫队”项目的实施与发展 | 第13-26页 |
一、项目概况 | 第13-17页 |
(一) 项目背景 | 第13-14页 |
(二) 优势分析 | 第14-15页 |
(三) 风险评估 | 第15页 |
(四) 规避风险的措施 | 第15-16页 |
(五) 项目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| 第16-17页 |
(六) 预期收益 | 第17页 |
(七) 项目可持续性 | 第17页 |
二、项目目标 | 第17-18页 |
三、项目实施 | 第18-26页 |
第一部分: 已落地的措施 | 第18-25页 |
(一) 锁定散落的城砖 | 第18页 |
(二) 锁定目标群体 | 第18-19页 |
(三) 进一步锁定目标群体 | 第19页 |
(四) 目标群体需求调查 | 第19-20页 |
(五) 开展“请城砖'回家',助古城申遗”活动 | 第20-23页 |
(六) 初次推选社团领袖 | 第23-24页 |
(七) 成立社团,确定社团名称 | 第24-25页 |
第二部分 :推进社团进一步发展的举措 | 第25-26页 |
(八) 制订《城墙护卫队公约》 | 第25页 |
(九) 将护城行动引向深入 | 第25-26页 |
(十) 搭建资源对接平台 | 第26页 |
第三章 “城墙护卫队”项目评价与反思 | 第26-38页 |
一、社团运作现状 | 第26-28页 |
(一) 治理结构 | 第26-27页 |
(二) 服务模式 | 第27-28页 |
二、“城墙护卫队”项目的参与主体分析 | 第28-32页 |
(一) “城墙护卫队”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| 第28页 |
(二) 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| 第28-31页 |
(三) 各主体与“城墙护卫队”的关系 | 第31-32页 |
三、项目成效 | 第32-34页 |
(一) 项目目标基本完成 | 第32-33页 |
(二) 居民满意度较高 | 第33-34页 |
(三) 有效整合了社区资源 | 第34页 |
(四)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| 第34页 |
四、项目培育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8页 |
(一) 项目设计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6页 |
(二) 项目培育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志愿类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38-40页 |
一、平衡政府与志愿类社区社会组织的关系,保证组织的独立性 | 第38-39页 |
二、完善志愿类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机制,保障组织的长效发展 | 第39页 |
三、加强专业理念宣导,保持居民和组织成员的参与热情 | 第39-40页 |
四、进行专业化培训,提升志愿类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质量 | 第40页 |
结语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