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树种论文--竹论文--刚竹论文

毛竹林可视化及其空间结构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前言第8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森林可视化的研究进展第9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森林空间结构研究进展第16-18页
    1.3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第18-19页
    1.4 本研究技术路线第19-20页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20-22页
    2.1 地理位置第20页
    2.2 地质地貌第20页
    2.3 气候条件第20页
    2.4 水资源条件第20页
    2.5 土壤分布第20页
    2.6 森林植被第20-22页
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22-27页
    3.1 样地调查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固定标准地调查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毛竹单株参数调查第23页
    3.2 毛竹林可视化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毛竹模型创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毛竹林地可视化第23页
    3.3 毛竹林空间结构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毛竹林空间结构单元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边缘矫正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空间结构指数第25-26页
    3.4 毛竹林可视化及其空间结构分析系统开发第26-27页
第四章 毛竹林可视化技术研究第27-36页
    4.1 毛竹三维建模第27-31页
    4.2 林地可视化实现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林地模型建立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地表贴图的制作与叠加第34-35页
    4.3 毛竹林可视化第35-36页
第五章 毛竹林空间结构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5.1 毛竹林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第36页
    5.2 毛竹林竞争关系特征第36-37页
    5.3 毛竹林年龄隔离度特征第37-38页
    5.4 毛竹林空间结构信息查询第38-39页
第六章 毛竹林可视化与空间结构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第39-44页
    6.1 系统概述第39页
    6.2 系统特点第39页
    6.3 系统开发环境第39-40页
    6.4 系统功能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6.5 系统实现流程第41-42页
    6.6 系统开发平台选择第42-44页
第七章 毛竹林可视化与空间结构分析系统实现第44-63页
    7.1 系统主界面第44-45页
    7.2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第45-63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数据导入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创建Voronoi图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空间结构指数计算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4 林地可视化实现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7.2.5 毛竹林可视化实现第56-63页
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第63-64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63页
    8.2 讨论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9页
附录第69-88页
个人简介第88-89页
导师简介第89-90页
致谢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不同种植方式及微地形对毛竹碳汇林结构变化特征的影响
下一篇:基于Landsat TM和ALOS PALSAR数据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