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根本违约制度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4页 |
第一章 根本违约条款的历史沿革 | 第14-21页 |
第一节 根本违约条款的起草 | 第14-19页 |
一、ULIS 的根本违约条款 | 第14-15页 |
二、CISG 的根本违约条款 | 第15-19页 |
第二节 条款主义与结果主义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解析 | 第21-39页 |
第一节 违约事实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实质性损害 | 第22-24页 |
一、损害 | 第22页 |
二、合同期待利益 | 第22-24页 |
第三节 可预见性 | 第24-29页 |
一、第25条的规定及其含义 | 第24-25页 |
二、可预见性的时间点问题 | 第25-29页 |
第四节 CISG、PICC、PECL 比较分析 | 第29-34页 |
一、概述 | 第29-31页 |
二、合同义务的性质 | 第31-32页 |
三、故意或疏忽 | 第32-33页 |
四、违约方蒙受不相称的损失 | 第33-34页 |
第五节 案例评析 | 第34-37页 |
第六节 中国合同法对根本违约规定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根本违约的体系解释 | 第39-51页 |
第一节 违约救济措施与根本违约的关系 | 第39-42页 |
一、损害赔偿 | 第40-41页 |
二、减价 | 第41页 |
三、修理和交付替代货物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根本违约与宣告合同无效的关系 | 第42-45页 |
一、概论 | 第42-43页 |
二、预期根本违约 | 第43-44页 |
三、宣告合同无效的效果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质疑:免责功能之阻却 | 第45-47页 |
第四节 卖方的补救履行权与根本违约的关系 | 第47-51页 |
一、UNCITRAL 的起草 | 第47-48页 |
二、维也纳外交会议的讨论 | 第48-51页 |
第四章 特定的违约形式与根本违约 | 第51-61页 |
第一节 迟延履行与根本违约的关系 | 第51-56页 |
一、卖方迟延交货 | 第51-54页 |
二、买方迟延付款 | 第54-55页 |
三、买方迟延提取货物 | 第55-56页 |
第二节、货物瑕疵与根本违约的关系 | 第56-61页 |
一、一些国家国内法的相关规定 | 第56-57页 |
二、公约对于货物瑕疵的规定 | 第57-59页 |
三、分批交货与根本违约 | 第59-61页 |
结语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后记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