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.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. 论文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1. 我国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 | 第10页 |
1.1.2.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 | 第10-12页 |
1.2.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页 |
1.2.1.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2.2.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3.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3.1.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页 |
1.3.2.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4. 论文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1.4.1. 论文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.2. 论文主要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.3. 技术路线 | 第16页 |
1.5. 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2. 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相关理论及案例分析 | 第17-45页 |
2.1. 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相关概念解析 | 第17-20页 |
2.1.1. 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概念解析 | 第17页 |
2.1.2. 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关系 | 第17-18页 |
2.1.3. 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下轨道交通枢纽站开发 | 第18-20页 |
2.1.4. 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下轨道交通沿线开发 | 第20页 |
2.2. 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相关理论解析 | 第20-22页 |
2.2.1. 紧凑城市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2. TOD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3. 国内外经典案例解析 | 第22-44页 |
2.3.1. 案例筛选原则 | 第22-23页 |
2.3.2. 日本 | 第23-31页 |
2.3.3. 香港 | 第31-34页 |
2.3.4. 北京 | 第34-39页 |
2.3.5. 深圳 | 第39-44页 |
2.3.6. 案例启示 | 第44页 |
2.4.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3. 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核心理念 | 第45-52页 |
3.1. 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分类 | 第45-46页 |
3.1.1. 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的集约型城市开发模式 | 第45页 |
3.1.2. 与轨道交通建设同步的沿线型开发模式 | 第45-46页 |
3.2. 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特点 | 第46-49页 |
3.2.1. 模式特点 | 第46-48页 |
3.2.2. 模式适用性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3.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应用 | 第49-51页 |
3.3.1.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应用现状 | 第49页 |
3.3.2.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应用趋势 | 第49-50页 |
3.3.3.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重要性 | 第50页 |
3.3.4.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应用建议 | 第50-51页 |
3.4.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4.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评价 | 第52-60页 |
4.1. 评价体系 | 第52-56页 |
4.1.1. 评价指标选定原则 | 第52页 |
4.1.2. 评价范围 | 第52页 |
4.1.3. 建立评价体系的依据 | 第52-53页 |
4.1.4. 建立评价体系的过程 | 第53-55页 |
4.1.5.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特点 | 第55-56页 |
4.2. 评价方法 | 第56-59页 |
4.2.1. 模糊层次分析法 | 第56-57页 |
4.2.2. 模糊综合评价法 | 第57页 |
4.2.3. 专家打分法 | 第57页 |
4.2.4. 评价步骤 | 第57-59页 |
4.3.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5.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相关站点研究 | 第60-74页 |
5.1.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相关站点概述 | 第60-67页 |
5.1.1. 兰州轨道交通线网简介 | 第60-61页 |
5.1.2.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相关站点及周边地区现状 | 第61-66页 |
5.1.3. 兰州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 | 第66-67页 |
5.2.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评价 | 第67-73页 |
5.2.1.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| 第67-68页 |
5.2.2. 进行综合评价 | 第68-71页 |
5.2.3. 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| 第71-73页 |
5.3.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结论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8页 |
附录A | 第78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