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--工程地质学论文--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--滑坡论文

白水江流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引言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意义及选题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GIS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白水江流域研究现状评述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5-18页
第2章 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第18-33页
    2.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理位置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交通状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气象水文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社会经济概况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区域地质环境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区域地形地貌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层岩性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大地构造背景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第24-25页
    2.3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第25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地形地貌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地层岩性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地质构造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水文地质第32-33页
第3章 滑坡分布规律与发育特征第33-66页
    3.1 滑坡分布规律第33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空间分布规律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时间分布规律第41-43页
    3.2 滑坡发育特征第43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平面形态特征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物质成分特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发育类型特征第47-51页
    3.3 典型滑坡分析第51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陶家湾滑坡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马尾墩滑坡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高家山滑坡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青吝坡滑坡第62-66页
第4章 滑坡形成机制分析第66-82页
    4.1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第6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内因第66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外因第75-78页
    4.2 滑坡形成机制分析第78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弯曲-拉裂型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滑移-拉裂型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拉裂-溃滑型第80-82页
第5章 基于AHP-CF法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第82-97页
    5.1 简介评价原理与方法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评价原理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评价方法第82-83页
    5.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选取评价因子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确定评价单元第84-85页
    5.3 危险性评价第85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计算各指标确定性系数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计算各因子权重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计算各指标确定性权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滑坡危险性评价第92-93页
    5.4 分析评价结果第93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滑坡危险性评价验证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滑坡危险性评价分析第95-97页
结论第97-99页
致谢第99-100页
参考文献第100-10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05页

论文共10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渠道理论的M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
下一篇:B2C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下的W公司财务分析与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