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0-12页 |
1.2.1 自动化制孔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自动化制孔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国内外发展趋势 | 第12页 |
1.3 课题来源 | 第12页 |
1.4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2-13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自动化制孔机床的总体设计 | 第14-22页 |
2.1 系统整体机械结构设计 | 第14-17页 |
2.2 系统电气部分整体方案 | 第17-19页 |
2.3 系统制孔工作流程 | 第19-20页 |
2.4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| 第20-2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控制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| 第22-35页 |
3.1 数控系统设计及选型 | 第22-29页 |
3.1.1 控制单元选型 | 第22-23页 |
3.1.2 驱动单元选型 | 第23-24页 |
3.1.3 供电单元选型 | 第24-25页 |
3.1.4 反馈单元选型 | 第25页 |
3.1.5 操作单元选型 | 第25-27页 |
3.1.6 机床外围设备选型 | 第27-29页 |
3.2 微脉冲直线位移传感器检测系统 | 第29-31页 |
3.3 法矢测量系统 | 第31-33页 |
3.4 机床供电系统选型 | 第33-3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控制系统软件部分设计 | 第35-45页 |
4.1 840D sl硬件配置及参数设置 | 第35-38页 |
4.1.1 SINUMERIK 840D sl简介 | 第35页 |
4.1.2 SINUMERIK 840D sl系统硬件配置 | 第35-37页 |
4.1.3 SINUMERIK 840D sl驱动系统拓扑 | 第37-38页 |
4.1.4 机床参数设置 | 第38页 |
4.2 法矢测量数据的处理 | 第38-41页 |
4.2.1 法矢测量的在制孔过程中的意义 | 第38-39页 |
4.2.2 法矢测量及调整方法 | 第39页 |
4.2.3 NC程序编制 | 第39-41页 |
4.3 锪窝数据的处理 | 第41-44页 |
4.3.1 锪窝补偿的在制孔过程中的意义 | 第41-42页 |
4.3.2 锪窝补偿测量及方法 | 第42页 |
4.3.3 PLC、NC程序编制 | 第42-4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五章 自动化制孔机床控制系统的实验性验证 | 第45-52页 |
5.1 控制系统组件部分的调试 | 第45-46页 |
5.2 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调试 | 第46-48页 |
5.2.1 控制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调试情况 | 第46-48页 |
5.2.2 运行时出现的主要问题 | 第48页 |
5.3 实验平台的概貌 | 第48-49页 |
5.4 制孔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49-51页 |
5.4.1 制孔参数选择 | 第49页 |
5.4.2 制孔结果分析 | 第49-5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6.1 总结 | 第52页 |
6.2 展望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