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舶螺旋桨射流特性试验研究及应用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9页 |
1.2.1 螺旋桨射流的形成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外螺旋桨射流初始流速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3 国外螺旋桨射流发展区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.4 国外螺旋桨射流发展完成区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2.5 国内螺旋桨射流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主要工作 | 第19-22页 |
1.3.1 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1.3.2 主要研究工作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物理模型试验概况 | 第22-30页 |
2.1 船舶螺旋桨射流的物理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1.1 模型设计原理 | 第22页 |
2.1.2 模型制作 | 第22-23页 |
2.2 500吨机动驳船物理模型试验概况 | 第23-29页 |
2.2.1 试验设备 | 第23-25页 |
2.2.2 船舶坐标系 | 第25-26页 |
2.2.3 试验方案 | 第26-29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定船双螺旋桨射流流场分析 | 第30-42页 |
3.1 无船舶水流流场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2 顺水流方向定船流场特征分析 | 第31-36页 |
3.2.1 流速变化对定船流场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3.2.2 水深变化对定船流场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.2.3 转速变化对定船流场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3.3 逆水流方向定船流场特征分析 | 第36-40页 |
3.3.1 流速变化对定船流场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3.3.2 水深变化对定船流场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3.3.3 转速变化对定船流场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动船双螺旋桨射流流场分析 | 第42-56页 |
4.1 顺水流方向动船流场特征分析 | 第42-48页 |
4.1.1 流速变化对动船流场的影响 | 第42-45页 |
4.1.2 水深变化对动船流场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4.1.3 转速变化对动船流场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2 逆水流方向动船流场特征分析 | 第48-54页 |
4.2.1 流速变化对动船流场的影响 | 第49-52页 |
4.2.2 水深变化对动船流场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4.2.3 转速变化对动船流场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五章 船舶螺旋桨射流对河床底泥扰动分析 | 第56-70页 |
5.1 尾流实船测量和初始速度计算公式选择 | 第57-61页 |
5.1.1 尾流实船测量 | 第57-59页 |
5.1.2 螺旋桨射流初始速度计算公式选择 | 第59-61页 |
5.2 螺旋桨射流速度分布规律 | 第61-64页 |
5.2.1 射流发展区流速分布 | 第61-62页 |
5.2.2 射流发展完成区流速分布 | 第62-63页 |
5.2.3 射流断面平均流速 | 第63-64页 |
5.3 河床底泥起动和悬浮条件分析 | 第64-68页 |
5.3.1 泥沙起动条件 | 第64-66页 |
5.3.2 泥沙悬浮条件 | 第66-6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结论 | 第70-71页 |
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附录A (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) | 第77页 |
附录B (攻读学位期间从事科研项目目录)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