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人才学论文--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

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部分 引言第9-14页
 一、选题的背景及缘由第9-10页
  (一) 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迫切呼唤第9页
  (二) 高校高层次人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第9-10页
  (三) 加强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建设迫切性的需要第10页
 二、文献综述第10-12页
  (一) 关于高层次人才概念的研究第10-11页
  (二) 关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第11页
  (三) 关于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第11-12页
  (四) 已有研究的不足第12页
 三、本研究的总体思路第12页
 四、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五、研究的重难点第13-14页
第二部分 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第14-22页
 一、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基本现状第14-18页
  (一) 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的队伍数量第14页
  (二) 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的队伍质量第14-15页
  (三) 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的队伍结构第15-17页
  (四) 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的队伍效益第17-18页
 二、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及措施第18-20页
 三、所调研高校的高层次人才现状及主要做法第20-22页
第三部分 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2-32页
 一、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-29页
  (一) 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第22-25页
  (二) 高层次人才结构不合理第25页
  (三) 高层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第25-27页
  (四) 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有待改进第27-28页
  (五) 高层次人才团队相对不足第28页
  (六) 高层次人才流动缺乏合理性第28-29页
 二、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-32页
  (一) 地域环境的制约第29页
  (二) 人才观念落后,人才强校的战略未能得到完全落实第29页
  (三) 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相对不强第29-30页
  (四) 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第30页
  (五) 条块分割导致未形成有效合力第30页
  (六) 管理体制机制及政策不活第30-32页
第四部分 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处理的几大关系第32-34页
第五部分 加强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第34-45页
 一、科学规划,不断创新人才观念第34页
  (一) 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第34页
  (二) 制定与学校实际相符的战略目标第34页
 二、苦练内功,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第34-35页
  (一) 不断增强高校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第34-35页
  (二) 大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第35页
 三、立足培养,加大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力度第35-37页
  (一) 切实加强后备高层次人才队伍梯队建设第36页
  (二) 突出重点,加大顶尖人才的培养资助力度第36页
  (三) 不断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第36-37页
  (四) 加强国内外培训及合作交流力度第37页
  (五) 区别实施层次不同的人才项目第37页
 四、注重实效,切实加大引才引智力度第37-38页
  (一) 要注重结合实际与效益第37-38页
  (二) 要打破常规,制定特殊政策第38页
  (三) 要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第38页
 五、强化导向,不断创新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体系第38-39页
  (一) 实施分层分类考核评价第38页
  (二) 强化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第38-39页
 六、提高实效,不断创新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第39-40页
  (一) 不断提高激励效果第39页
  (二) 不断深入分配制度改革第39页
  (三) 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第39-40页
  (四) 加大感情投资与精神激励第40页
  (五) 正确合适地做好反向激励第40页
 七、加大投入,形成多方合作良性互动机制第40-41页
  (一) 建立健全多元人才经费投入机制第40-41页
  (二) 形成全方位、有机的联动第41页
 八、建立我市高校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及安全预警机制第41-42页
  (一) 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机制第41-42页
  (二) 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安全预警机制第42页
 九、以人为本,不断提高对高层次人才的管理水平第42-43页
  (一) 不断改革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体制第42页
  (二) 促进管理信息化、现代化建设第42页
  (三) 加强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理论研究与法制化建设第42-43页
  (四) 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第43页
 十、开发开放,加强高校软文化、软环境建设第43-45页
  (一) 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第43页
  (二) 培育开放性的学术氛围第43-45页
第六部分 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9页
附录1: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调查问卷(高校)第49-51页
附录2: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调查问卷(个人)第51-54页
附录3:访谈提纲第54-55页
后记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顾毓琇教育思想研究
下一篇:重庆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