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泰国华文女作家梦莉的身份建构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14页 |
(一) 泰国华文文学发展概况 | 第8-9页 |
(二) 梦莉与泰国华文女作家群 | 第9-11页 |
(三)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 身份认同研究的来源与发展 | 第11-12页 |
2. 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研究现状述评 | 第12-14页 |
一、梦莉的文学特质与身份建构 | 第14-22页 |
(一) 散文文体 | 第14-15页 |
(二) 散文的内容特色 | 第15-18页 |
1. 记忆书写 | 第15-16页 |
2. 情感书写 | 第16-18页 |
(三) 散文的艺术特色 | 第18-21页 |
1. 继承中国古典散文的朴实美风格 | 第18-19页 |
2. 继承中国古典散文的表现形式 | 第19页 |
3. 融汇中国古典绘画技巧 | 第19-20页 |
4. 继承与发展中国戏曲中的性别置换策略 | 第20-21页 |
(四) 华文写作 | 第21-22页 |
二、梦莉的文化经验与身份建构 | 第22-28页 |
(一) 中国文化经验 | 第22-24页 |
(二) 泰国文化经验 | 第24-25页 |
(三) 双重文化经验下形成的文化身份 | 第25-28页 |
三、梦莉的女性意识与身份建构 | 第28-33页 |
(一) 男权文化下的生存困境 | 第28-30页 |
1. 女性身份的歪曲 | 第28-29页 |
2. 女性权利的缺失 | 第29-30页 |
(二) 女性自我身份的重新建构 | 第30-33页 |
1.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| 第30-31页 |
2. 女性自我身份的重新建构 | 第31-33页 |
四、梦莉身份建构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33-38页 |
(一) 海外华文女性文学 | 第33-35页 |
1. 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发展概述 | 第33-34页 |
2. 梦莉对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发展的启示 | 第34-35页 |
(二)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| 第35-38页 |
1.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发展概述 | 第35-36页 |
2. 梦莉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启示 | 第36-38页 |
结语 | 第38-39页 |
注释 | 第39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后记 | 第43-44页 |